【摘要】當前高校在進行古箏教學時存在多種問題,如重視技巧訓練忽視現代箏曲的系統學習,這樣就不能讓古箏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必須要對當前古箏教學所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制定科學的應對策略讓古箏教學實現更高層面的突破。所以本文對當前高校進行古箏教學時所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探究出現這些教學困境的原因,在此基礎提出幾點教學對策。希望可以為高校開展更高層面的古箏教學提供支持,讓古箏藝術文化可以實現有效傳承。
【關鍵詞】高校教育;古箏教學;教學困境;創新路徑;學科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開展古箏教學時存在的困境
(一)重視技巧訓練而忽視現代箏曲的系統學習
在對學生進行古箏教學時,教師主要將課程的重點放在技巧訓練上,讓學生可以掌握古箏彈奏的技巧。但是,古箏藝術文化是需要進行傳承和創新的,是需要和當代的藝術發展進行融合的,以此實現藝術的創新[1]。如果只是重視技巧訓練卻沒有對當前的古箏曲目知識進行學習,很難讓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水準,這也不能讓學生掌握更豐富的古箏知識。教師必須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正確的認知,在日后教學中對教學方式以及重點進行科學的轉變,這樣才可以開展更有效的古箏課程教學。
(二)教學方式呈現明顯的單一性
通過對當前高校所開展的古箏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教師在進行古箏教學時所運用的教學方式呈現明顯的單一性,缺乏多元化的教學理念。這表現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古箏教學時,主要是采用一對一或者是一對多的教學模式,通過彈奏讓學生掌握古箏曲目在演奏中所需要運用的技巧,然后讓學生在自己的指導下進行古箏曲目的彈奏。
二、高校古箏教學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古箏教師的創新意識不夠
之所以出現上文研究中存在的古箏教學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古箏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創新意識不夠。古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主要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掌握古箏彈奏所需要掌握的技巧[2]。對學生的彈奏水平進行評價,發現學生在古箏彈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技巧指導。但是整體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僵硬化,沒有將創新意識融入到古箏教學中,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呆板性,這樣就很難讓古箏教學取得較好的成效。
(二)教師僅是關注教學進度,未重視教學成效
除了因為古箏教師的創新意識不夠之外,教師只是關注教學進度而忽視教學成效的現象也會影響古箏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古箏教學時,最為關注的內容是教學進度。按照學期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課程中對學生進行古箏彈奏的講解,保證每節課程能夠實現預定的教學計劃[3]。但是只是關注課程講解的進度,并沒有關注到課堂教學所取得的成效,忽視學生在古箏教學中所掌握的知識容量,也沒有幫助學生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框架。這樣就很難讓古箏教學實現更高水準的開展,以此出現教學困境。
三、應對高校古箏教學困境的對策分析
(一)對教學模式實施創新
這就需要古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改變傳統性的教學模式,將原本的技巧訓練轉化為當前的技巧訓練+曲目系統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古箏彈奏的技巧,也能夠讓學生對現代的古箏曲目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讓學生可以實現理論知識和彈奏技巧的綜合性學習。為此教師在日后的古箏教學中,可以合理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知識講解中,讓學生能夠對現代的古箏曲目知識進行充分的認知,在掌握彈奏技巧的同時可以對現代音樂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才可以讓古箏教學實現創新性的發展,也能夠讓古箏藝術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
(二)對古箏教學內容進行豐富
高校要想開展更高層面的古箏教學,解決當前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除了要古箏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之外,也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豐富,讓學生可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結論
高校在進行古箏教學時要想取得更高層面的效果,首先需要古箏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可以實現理論知識和彈奏技巧的綜合性學習。其次,古箏教師也需要對古箏教學內容進行豐富,讓學生可以對古箏知識進行充分認知,提高古箏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璐伶.新課改視閾下高校古箏教學的創新路徑研究[J].藝術教育,2018(01):93-94.
作者簡介:劉喜(1977—),女,漢族,湖南岳陽,碩士,講師,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長沙師范學院音樂舞蹈系,研究方向:古箏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