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
【摘要】音樂作為一種藝術,不僅能豐富人們的情感世界,還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和陶冶情操。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班級合唱不僅能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注重并加強小學合唱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上既愉快又能體會音樂的奧妙,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合唱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老師應該注重合唱教學,讓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小學階段開展班級合唱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還可以學習合唱的技能,讓學生接觸一些新鮮事物。在班級合唱教學中,老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思想,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而提升小學班級合唱水平,培養學生對合唱的興趣。
一、班級合唱的主要特點和作用
(一)主要特點
第一,有較強的聲音可塑性。在小學班級合唱中,這個階段的學生處于童聲階段,他們的聲音像是一張白紙,沒有受過任何的訓練,處于原生態的自然發聲狀態,所以,他們聲音的可塑性比較強。第二,聲音力度變化比較大。因為合唱是力度表現最豐富的表現形式,合唱的人數越多,聲音的力度就會越來越強。第三,團隊表現力強。合唱是由多個人共同表現出來的音樂作品,聲音是表現力最豐富的工具,不管是什么風格的音樂作品和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合唱都可以完美地表現出來。第四,音響層次豐富,合唱是由多個聲部組成的,音響的構成是由不同的人員構成的。因為音樂作品的不同和演唱人數的不同,音響的立體層次也非常多,所以產生了豐富多變的音響效果。
(二)主要作用
1.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有強烈的表現欲望。開展班級合唱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通過合唱訓練和舞臺表現,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想要有好的合唱作品,學生必須具備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這種良好品質的養成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很大的幫助。社會在不斷發展,需要學生具有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班級合唱的開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
3.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班級合唱需要整個班級的人共同協作完成,必須通過選曲、伴奏、聲部安排等多個環節。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投入其中,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溝通能力,使學生的各個方面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二、班級合唱教學聲音的訓練
(一)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
歌唱時首先要保證有一個正確的歌唱姿勢,才能使發聲的效果更加完善。對于小學階段剛剛接觸合唱的學生來說,歌唱姿勢訓練尤為重要。通常歌唱的時候一般采用立式或者坐式兩種姿勢,立式唱法要求身體自然站直,中心在前腳上,腰部伸直,頭部端正,平視前方,全身自然放松;坐式唱法要求上身自然坐直,頭部端正,胸部微挺,不要聳肩,同樣是全身放松。在合唱訓練的時候要經常觀察學生的歌唱姿勢,并且糾正和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歌唱姿勢。
例如,在《上學歌》教學中,這是一首流行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兒童歌曲,曲調簡潔歡快,填詞通俗易懂,曾伴隨一代又一代人走過童年時代。教課時,先要求學生手平放在腿上,不能亂動,腰背挺直,這樣有助于正確的發聲。然后可以讓學生全體起立,老師給予學生正確示范,學生再模仿老師。最后,通過正確的演唱姿勢,活潑、富有彈性地演唱這首歌曲。
(二)掌握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
小學生的合唱經驗比較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直觀經驗讓學生學習歌唱的呼吸方法??茖W的歌唱方法前提是有正確的呼吸方法,學生沒有受過正規的歌唱訓練,歌唱時氣息會比較弱,會出現吸氣太滿、不會存氣、不會控制等現象,所以,老師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呼吸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老師有時候講得會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老師可以使用更直觀、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掌握呼吸的方法。歌唱時采用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呼吸法,和自然的呼吸方法是不一樣的,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講解。
例如,老師讓學生把眼睛、鼻子、臉部等自然放松,然后面帶微笑。在吸氣的時候,唱歌要和說話的時候比較接近,在吐氣的時候,要慢慢吐氣。還可以讓學生用聞花香、打哈欠、嘆氣等呼吸時的狀態感受胸腹式呼吸。還可以用手勢指揮學生吸氣、呼氣,比如讓學生的上牙和下牙打開,念“si”,然后學生隨著老師的手勢慢慢地吸氣呼氣,然后急吸急呼、慢吸急呼。這樣反復的訓練,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呼吸的方法。
(三)掌握正確的吐字和咬字的方法
正確的吐字、咬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最重要的是熟練地將咬字、吐字和歌曲發聲有效結合在一起,達到“字正腔圓”的效果,可以使歌曲變得更富有感染力。在班級合唱訓練時,要求學生在吐字和咬字的基礎上,口型的張合應該和字的聲母、韻母的發音位置緊密相連。如果在演唱時韻母發生了延長,一定要保持口型不變。在訓練的時候為了達到正確的口型,可以讓學生站在鏡子前一邊練習,一邊觀察自己的口型。
例如,在《音樂是好朋友》教學中,這是一首德國民歌,歌曲是四三拍、F調。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容易在咬字、吐字上出現問題。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比較強,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感興趣。老師可以給學生做張口開口音的示范,讓學生進行模仿,從而提升學生咬字、吐字的技能。
三、班級課堂合唱教學的方法
(一)加強“合”提升合唱教學效果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老師應該注重“合”,要保證每一個聲部都是獨立的,不能被主旋律帶偏,也不能因為怕帶偏就不敢大聲唱。小學生合唱基礎比較薄弱,掌握的合唱技能不多,所以在單獨演唱的時候很好,在合唱中就會出現問題。因為在合唱中聲部多,人數也多,導致學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合唱訓練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帶上耳塞,但不要塞得太緊,這樣不僅能聽到伴奏,還可以減少其他學生的干擾。
(二)創新教學方法,豐富合唱教學內容
班級合唱是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內容,班級合唱的開展不僅僅可以提高班級的團結力,還是對小學音樂老師教學水平的檢查。所以,老師在合唱教學中要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并積極改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應該不斷創新音樂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班級合唱的樂趣。下面我們采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小小雨點》教學中,讓學生分成幾個人一組進行小組合唱,可以提升學生的配合能力?;蛘咦尣煌暡康膶W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這樣可以提升班級合唱教學的效果。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老師可以在合唱教學之前給學生講述合唱的內容,讓學生加深理解。老師在合唱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合唱的興趣,還能提升合唱教學的效果。
小學音樂中班級合唱教學對學生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合唱教學中,老師要注重演唱姿勢,呼吸、發聲等技能訓練??傊?,音樂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需要小學音樂教師進行不斷研究創新,從而真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穎.在小學音樂課堂開展班級合唱教學的實踐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04).
[2]王亞紅.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7(04):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