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合理地采用“律動情感教學”法,可以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課堂處于主導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具備一些幼教實踐經驗。本文將對學前教學專業聲樂教學的現狀進行闡述,并分析研究如何在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聲樂專業;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
第一,所用的教材編訂以及教學內容沒有統一規范化管理。各個學校的教學內容存在差異,且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很多中職院校仍舊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發生方式,但對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律動能力培養卻并不重視。也就是說只是學習某些歌曲,但很少進行學生自主學習歌曲能力的培養。第二,教學方式沒有和幼兒歌曲的特點相結合,只是單純地教授歌曲,這對幼教將來的實踐教學很不利。
二、聲樂教學中“律動情感教學”方法概述
(一)律動情感教學的定性認識
“律動情感教學”是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根據音樂聯想的個人想象意境及情感通過肢體律動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教學方法。通過這種方式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得以鍛煉,培養學生樂感,激發對聲樂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在公共面前表現自己。
(二)律動情感教學的教學優勢
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所帶給人的感官享受,以及精神碰撞,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學與教的角色互換。在對該教學方法有真切體會后,能夠很好地用在實際教學中。律動情感教學,是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扮演創造者和參與者的角色,這改變了傳統灌輸式的教學,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被培養的同時,還能激發其教育的靈感,促進其在教學上不斷進步。幼兒處于極具好奇心的階段,會對新鮮的事物十分感興趣。
三、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律動情感教學”方法的普及應用
(一)聲樂教學中“律動情感教學” 的層次化應用
第一階段:主要是基礎訓練,讓學生初步學習掌握唱歌的發聲技巧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唱歌能力,初步滲透律動情感教學法。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是強化律動情感教學法,讓學生進行訓練,引導其主動表現自我,鍛煉其彈唱能力。 第三階段:這一階段要增強實踐,讓學生到幼兒園進行教學實習。通過實踐教學,來評定情感律動教學方式在幼兒教學中的合理性,學生在這一階段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如果有更好的改進策略更佳。
(二)聲樂教學中“律動情感教學”方法應用于學前教育的注意要點
(1)對于演唱技巧以及聲樂基礎這些基本不可忽視,良好的聲樂律動情感教學是建立在教師扎實的基本功之上的。幼兒聲樂教學主要是發生教學,因此在演唱水平上可以不做多要求。(2)要注重教學中的“幼兒特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居于主導地位,注重綜合素質以及教學實踐能力、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3)因為學生水平不同,應進行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利用好這些差異化。(4)做好學生的評估工作,加強學生親和力和感染力的培養。以幼兒獵奇的心理為出發點,加入一些趣味性、開放性的環節,培養學生隨機應變、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
(三)聲樂教學中“律動情感教學” 應用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
學前教育聲樂教學理論主要由聲樂理論知識體系的構建、歌唱方法及演唱技巧的綜合培養、幼兒歌曲教學組成。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缺乏一些軟性條件,有些生硬且缺乏一定的親和力,所以建立情感律動教學體系仍舊需要進一步完善。可以在實踐中摸索教學方式,總結優秀教學案例,制訂適合律動情感教學的教材,讓律動情感教學成為普遍性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性實驗,對律動情感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不斷精進;加大學生課堂表現在綜合評估中的比重,合理安排實踐教學,讓學生獨立自主創作舞臺劇、兒童劇,觀察每個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以及角色發揮情況。在多方面的因素考量之后,進行評價體系的完善以及開展拓展訓練。
四、結語
律動情感教學是學前教學專業聲樂教學十分有效的一種方式,然而因為傳統教科方式的影響,教材跟不上等原因仍舊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將課堂教學和實踐相結合,檢查學生對律動情感教學法的掌握情況以及教學效果,根據實際效果,來不斷精進律動情感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汪偉林.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的律動情感教學方法策略[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4):084.
[2]余篤剛.聲樂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沈婷婷(1989—),女,漢族,江蘇省宿遷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