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卓平
摘要:內部審計與政府審計、社會審計相比,有其特殊性。高校內部審計在高校管理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本文結合實際工作中的體會,探討了建立高校內審項目質量控制的方法和路徑。
關鍵詞:高校內審;全面控制;探討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社會愈來愈關注高校及校屬各類經濟組織(如校辦企業、教育基金)的社會效益,高校內審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同時,也對高校內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頻頻曝光的高校腐敗案件,更引發了社會公眾對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的質疑。提高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的方式眾多,涉及人力資源配置、制度建設、審計環境改善等諸多因素。筆者認為,一些改進措施實施起來難度較大,如法制環境的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較為實際的措施是,對高校內審工作按項目實施質量進行全面控制。
一、高校內審工作全面質量控制的內容
《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定義是:“內部審計機構為確保其審計質量符合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而制定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依據這一定義,高校內審工作全面質量控制的重點可以理解為:以內部審計準則為標桿,對審計工作的過程進行事前、事中監督及事后評價與改進。
高校內審項目的工作鏈條很長,主要環節有:項目立項、審前調查、審計方案制定、人員調配、審計取證、審計工作底稿編寫、審計報告編寫與落實、審計結果整改情況、審計項目檔案歸檔、審計項目質量考評。項目立項環節,主要是考察項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及是否符合高校總體工作計劃。
(1)審前調查環節,主要是加強對被審對象的了解及相關知識(如法律法規、制度辦法等)的準備。審計方案制定環節,主要考慮審計成本與審計目的的配比。涉及時間、進度、步驟、方法等。
(2)人員調配環節,主要考慮人員與項目的匹配,合理安排利用審計資源。
(3)審計證據環節,主要考慮證據取得的方式,如訪談、觀察、監盤、函證、查閱、分析性復核等方法的綜合運用。
(4)審計工作底稿撰寫環節,主要考慮依據的準確性、記錄的規范性。
(5)審計報告編寫與審核環節,主要檢查是否有充分的證據支持、行文是否公正恰當、建議是否有建設性、審核環節是否到位。
(6)審計結果整改落實環節,這是內部審計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主要審查發現的問題是否被糾正、審計建議是否落實。
(7)審計項目檔案整理保管環節,主要考察檔案資料是否完整、歸檔是否及時、保管措施是否安全到位。
(8)審計項目質量考評環節,主要是對已完成的審計項目進行總體評估,是對審計工作的回顧和總結。一定要明確責任,鼓勵先進、鞭策落后,促進項目審計質量的不斷提高。
二、高校內部審計項目全過程質量控制的重點
在高校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管理中,項目立項、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審計結果整改落實、審計項目質量考評這四個環節控制的成功與否,是審計項目成功的關鍵。
1.項目立項
內部審計是組織內部中相對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內部審計不僅要查錯糾弊,而且要關注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運行,揭示組織自身的缺陷,促進改善內部管理,實現組織目標。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辦學理念也發生了重大轉變。從原來只關注規模擴張向兼顧辦學規模與辦學質量方向轉變、從只關注經濟效益向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方向轉變、從只關注短期發展向兼顧短期發展與長期發展方向轉變。高校內部審計應借教育改革的東風,為學校的發展戰略服務。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在制定審計年度計劃時,要立足長遠,符合高校的整體戰略。在進行內部審計項目安排時,需要合理安排管理審計、效益審計及為特定學校管理目標服務的專項審計內容,凸顯內部審計的戰略愿景。
大多數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囿于編制不足,人員安排較為窘迫。審計項目應與審計資源相匹配,明確主題、突出重點,做到游刃有余。在單個項目中可以適當控制和縮小審計范圍,盡量減少“蜻蜓點水”式的泛泛審計,要做到符合“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審計工作方針。認真做好審計項目立項工作,精心安排審計項目,既有利于內部審計的實施,更有利于內部審計擴大范圍、增強影響,還有利于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和風險防范。
2.審計工作底稿編制
審計工作底稿是對審計全過程的記錄,是審計證據與審計結論之間的連接紐帶。審計程序和原始資料的獲取、加工、分析及形成審計結論的每一過程,都要記錄在審計工作底稿之中,無一例外。不管是否發現問題,都應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加以記錄與反映。通過查閱和檢查審計工作底稿,可以判斷審計結果是否準確完整、工作態度是否嚴肅認真、審計人員是否有責任心。
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中,對審計底稿的編制工作不夠重視,工作底稿對審計過程的記錄不夠充分完整。由于《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4號一審計工作底稿》,沒有對審計工作記錄作單獨要求,高校內部審計人員一般對審計程序執行的過程記錄并不重視,在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時存在重審計結果而輕審計過程的現象。借鑒《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的提法,高校內部審計可以在審計底稿中融合審計日記的部分內容,反映審計實施的時間進程,同時反映審計結果。
3.審計結果整改落實
高校內部審計肩負著一個光榮的使命,幫助高校改進管理。內部審計既要探尋問題和風險所在,還要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之道,提出中肯的建議,并在后續過程中跟蹤問題的解決情況。學校在后續整改過程中,必須做到“三個明確”,即事項明確、責任人明確、完成時間明確。審計意見落實與督辦的責任人和督辦人要及時向內審部門報告整改結果。內審部門視情況向學校管理層報告。對于一些特別的整改事項,可以根據需要安排后續審計。高校內部審計機構應積極主動地監督審計結果的整改落實情況,保證審計項目的質量,彰顯內部審計的效果和影響。
4.審計項目的質量考評
審計項目的質量考評是對審計工作的最終評價,是總結經驗、提高項目審計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最后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部分高校的審計項目質量考評工作尚未開展。這與高校普遍存在的審計資源不能滿足審計任務需要的現實困境有關。盡管存在困難,作為審計質量控制非常重要的一環,高校內審部門應高度重視并逐步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對考評優秀的審計項目,可以作為部門評優的依據之一。對一些重大審計失誤,要區分情況,嚴肅追究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增強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責任編輯: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