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艷
【摘 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積極思維活動,它要求讀者積極主動地從作者提供的書面材料中去尋求理解的線索。本文從(1)激勵學生自主探究閱讀、(2)在閱讀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3)掌握閱讀理解的命題特點、教給學生閱讀中的一些解題技巧、怎樣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訓練著手。
【關鍵詞】提高 高中學生 閱讀能力
閱讀理解是英語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項目,是考試的一個重要題型,分值高、題量大。
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標志是閱讀速度和理解力的正確率。 因此,教會學生快速準確的做題成為高中教學的重點。
一、在閱讀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1.教師更新觀念:
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并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以“學”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創(chuàng)造者,學生的變化是學習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引導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有了強大的英語學習動力,他們才會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去.
二.掌握閱讀理解的命題特點
近幾年高考閱讀理解考查的類型主要有主旨大意型、事實細節(jié)型、詞義猜測型、推理判斷型。
三、教給學生閱讀中的一些解題技巧
1.兩遍閱讀法
在拿到英語文章時,要先通讀全文,在通讀全文時抓住文章的general idea,要學會抓住文章的關鍵性詞語主題句或是結論性的句子。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句子或是生詞,用筆劃出來即可,只要不妨礙抓住文章的概略內(nèi)容,可暫時不管。第二遍閱讀要逐句細讀,根據(jù)問題,找出能回答問題的關鍵詞,對文章的生詞要善于通過上下文的意思,和某些句子的語法結構進行分析,猜出其生詞的含義。
2.略讀法 (skimming)
略讀又稱跳讀(reading and skipping)或瀏覽(glancing),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讀閱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顯標志一樣,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略讀是要求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jié),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在略讀過程中,一般可運用以下技巧:以一般閱讀速度,閱讀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文章風格,口吻或語氣等;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抓住主題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細節(jié)不讀,以求得略讀速度; 注意轉折詞和序列詞。轉折詞如however,moreover,in addition等,序列詞firstly,secondly等。
3.尋讀法 (Scanning)
尋讀又稱查讀,同略讀一樣,尋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尋讀是一種從大量的資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項具體事實或某一項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shù)字等,而對其它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掠過盡可能多的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4.標注記號法
在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后,再根據(jù)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仔細的細節(jié)閱讀,要認真理解每個句子以及題目的含義,在理解句意基礎上,對一些關鍵詞、重要詞組、或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句子,適當?shù)貥俗⒂浱枺员憬忸}時容易比較,對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率也是很有幫助的。
5.比較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閱讀理解中解題的關鍵所在。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要善于將題目與原文中有關句子進行比較、分析,要善于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尤其是不同點,這往往是答題的關鍵。
怎樣在平時的訓練中掌握以上的閱讀方法呢?
第一,教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一般的學生都是先閱讀短文,再看問題,回頭看短文,然后做選擇答案。我指導學生的另一種做法是先看問題,后讀短文,再做選擇答案,這樣使學生的閱讀速度大大地提高了。在平時的閱讀課訓練當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根據(jù)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訓練方向,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如果是記敘類的文章,學會了解故事的人物(who)、地點(where)、時間(when)、原因(why)以及如何解決問題(how)。如果是議論類的文章,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態(tài)度和觀點以及中心論點,然后根據(jù)這些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如果是科技或說明類的文章,要學生注意說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據(jù)此答題。
第二,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問。在閱讀教學中,也要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一般都是教師根據(jù)課文或文段舉例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在我進行閱讀教學中,我先示范提出一兩個有關文章的問題,并闡述提出問題的依據(jù)和方法,說明這些題目的設置是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題,然后指導學生按此方法來相互提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提問的方向和依據(jù)。
第三,指導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在練習中摸索出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善于從文章當中的某些詞、句子做出推理和判斷,因為每篇短文都有作者自己表達意思的內(nèi)涵。如果遇到難以決定的句子和單詞,要從文章的另一方面提出問題,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文章的話為什么要這樣表達,從而推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意思,以此來輔助答題.
閱讀理解的核心是理解,在弄懂文章大意的前提下,一定要明確文中所說的事實和細節(jié),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斷,并且要細心地審題。當然,不同的學生適應不同的學習方法,我們還有很多途徑可以提高閱讀成效,來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還需要我們和學生一起多思考、多分析、多探討、多交流,了解學生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尋找最適合學生自己的閱讀方式和方法,從而讓學生從英語閱讀中獲得樂趣,使學生“想讀”、“樂讀”、“巧讀”。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得到高效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