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素群
【摘 要】計算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計算能力的好壞,并且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整體素質的培養。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需要想方設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實效性和藝術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教學 策略
計算能力作為數學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教師所面臨的一項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計算能力所占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在數學的教材里面許多概念都是需要計算來求證。
一、數學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活動”的過程
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只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數學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著,是學生發展的領路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經過自己的思考,得出有關的數學結論,積極主動的掌握數學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的發展,因此,教學活動是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當學生把一個物體、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看做“單位1”,并以此來解決一些分數問題時,這實際就是數學化過程。數學教學更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己構建數學知識的活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在學數學,學生是主動探索知識的“構建者”,是學生自己吸收、消化、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是學生與教材、教師等資源產生交互作用,形成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展情感態度和思維品質。教師則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重在引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構建數學知識的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建構自己的數學結構。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他們所熟悉的背景,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組織教學。
二、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計算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狀態。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興趣的本質及其對學習的影響是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話題,它是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教育家赫爾巴特把發展廣泛的興趣視為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并認為主要是興趣引起對物體正確的、全面的認識,它導向有意義的學習,促進知識的長期保持,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動機。如在教學用簡便方法求《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時,我先和學生玩了個猜年齡的數字游戲:“只要你按我的要求做一些簡單的程序,我就能知道你父母的年齡,但你們計算要仔細不能出錯,若你們計算錯了,那我肯定也會猜錯。請在練習本上將你父親的年齡乘5,再加10,將它們的得數再乘20,然后加上你母親的年齡,最后減去380。”若一位學生的計算結果是4060,我再把這個結果加180得4240,那么該生的父母親的年齡分別是42歲、40歲。結果一出,學生對此非常驚嘆!“真是好神奇啊!”于是我趁機告訴學生,數與數之間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只要你能找出它們之間的規律,能算會想,自然就會發覺其中蘊含的奧秘與樂趣。經過創設這樣一個有趣的情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下子就來了,極大地提高了這堂計算教學課的效率。
三、正確處理計算方法多樣化,提高計算能力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應關注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于這些方法,教師都應該加以鼓勵,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有的教師由于不適度地跨過了“算法多樣化”與優化的“臨界點”,片面追求算法的多樣化,而忽略了算法的優化和學生的個性化。算法多樣化是數學新課程的一個亮點,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而新課程強調算法多樣化,并不等于只強調數量而忽視質量的提升,教師既是算法多樣化的引導者,又是優化算法的促進者。當教學資源出現多樣算法時,教師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并強調“選擇速度比較快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速度。只有正確處理好算法多樣化和優化的關系,才能提高計算能力,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四、正確處理計算方法多樣化和優化的關系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應關注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于這些方法,教師都應該加以鼓勵,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有的教師由于不適度地跨過了“算法多樣化”與優化的“臨界點”,片面追求算法的多樣化,而忽略了算法的優化和學生的個性化。算法多樣化是數學新課程的一個亮點,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而新課程強調算法多樣化,并不等于只強調數量而忽視質量的提升,教師既是算法多樣化的引導者,又是優化算法的促進者。當教學資源出現多樣算法時,教師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并強調“選擇速度比較快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速度。只有正確處理好算法多樣化和優化的關系,才能提高計算能力,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五、讓學生養成簡化的計算習慣
在小學數學計算方面,是有許多方法和技巧的,但是在計算的過程在還可以把計算的形式進行簡化,簡化主要是把算式合起來,或者分開來,緊接著就是變化計算的形式。例如:34+98這樣的,可以寫成34+100-2=134-2=132、24×52,可以寫成24×(50+2)=24×50+24×2、32×125×25就可以轉化成(4×25)×(8×125)、78÷7×14÷6就可以轉化從(78÷6)×(14÷7)、14.8×6.3+8.3×3.7-6.3×6.5這樣具有復雜的運算就可以轉化成14.8×6.3-6.3×6.5+8.3×3.7 =(14.8-6.5)×6.3+8.3×3.7 =8.3×6.3+8.3×3.7 =8.3×(6.3+3.7)=8.3×10。由此可以得出比較復雜的運算式子,只要通過轉化就可以采用口算的方法來進行計算,這樣經常的訓練就會使學生養成簡化計算的習慣,既提
升了計算能力,還提高了計算的效率。
總之,要創造符合小學生發展的數學,計算技能的提高始終不能放松。教師成在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具的基礎卜,注重夯實學生數學的學習基礎,糅合數學與生活間的聯系,真正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與實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實效性[J].課改研究,2010
[2]張煅.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生活化情境的創設[J].教學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