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燦唐
【摘 要】初中地理到初二年時就要參加中考,為了讓學生考出理想的成績,老師都要花費比較多的精力有效地組織學生復習。復習方法得當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部分同學的自學能力較差,有的同學態度不端正,復習方法不合理,所學知識一知半解等原因,導致在復習的過程雖然花了很多精力,可復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條理地去循序漸進的抓好復習非常必要。
【關鍵詞】初中地理 復習策略 方法過程
初中地理課程要學習的知識可謂是既廣且深,涉及到了宇宙、地球、大洲、國家、地區等諸多內容,實際上包括了“天文地理”兩方面的部分知識,初學者在學習某個單一知識點的時候,也許并不覺得有太大的困難,然而一旦進入了復習階段,需要前后綜合,能夠舉一反三,要求融會貫通,因此內容顯得空前繁雜,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因此,在復習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系統準確地認識掌握概念,從各個概念中找出地理知識的規律,再將知識融會貫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一個難題。
一、夯實基礎知識,讓復習更靈性
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落實,是復習是否高效最關鍵的一步。學生成績的高低取決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多少和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一起梳理知識點,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體系,做好查漏補缺工作。教師要隨時根據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保證學生輕松愉快的復習。復習中國的14個陸上鄰國時,學生記憶起來有難度。我讓學生對照地圖從朝鮮開始,按逆時針方向先看前七個鄰國,看完后讓學生抬頭復述,一部分學生復述不出來。我讓學生在圖上圈出前七個國家的第一個字,然后讓學生齊讀圈出來的字,學生齊讀:朝俄蒙哈吉塔阿。接下來,不用教師再說,學生已經自己圈劃后面七個鄰國了,此后每每遇到陸上鄰國,學生總能異口同聲準確無誤的回答。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自覺性不是非常高,教師就要下功夫幫助學生精心整理知識點,打印復習提綱。復習提綱要切合學生學習實際,不宜太多,要能激發成績差的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克服畏難心理,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也要能讓好學生有收獲。每節復習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簡短的幾分鐘對復習提綱進行朗讀或背誦,既幫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潛移默化地鞏固了基礎知識。
二、抓好地理插圖的“圖形鏈” ,讓復習更靈性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是打開地理知識之門的金鑰匙。在歷年的地理會考試題中,讀圖分析的試題幾乎占到總分的80﹪。而實際學習中大多數學生的圖表的識別和運用卻是軟肋所在。復習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所有插圖、多媒體課件的示意圖和教材閱讀資料的圖表,幫助學生掌握總結填繪圖表、閱讀圖表、分析圖表的基本方法和規律,使學生熟練應用圖文理解知識,形成圖文互換技能的方法與操作能力,真正利用“圖形鏈”的作用來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如在復習“兩極地區”一課的內容時,對于如何判斷兩極地區兩點間的相對位置是本節內容的難點。我引導學生回憶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北逆南順”,在黑板上分別畫出在北極上空和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的示意圖,然后讓學生思考,既然地球自轉是自西向東,那兩幅圖中自轉弧線的箭頭代表的都是哪個方向?北極地區兩點間的南北方向如何判斷?南極地區兩點間的南北方向又該如何判斷?通過對比,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在兩幅圖中判別兩點相對位置的方法,這樣化難為易,很輕松地讓學生掌握了讀圖的技巧。
三、制定有效的復習計劃,讓復習更靈性
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才能更好地掌握復習時間,特定的時間段內要復習特定的內容,使復習更加的高效。在整個復習計劃中對進度、教輔資料、學生能力等都要有明確的復習目標,并且要符合學生的復習要求,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之余最大限度的利用時間進行復習。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前做好教學計劃,三節內容需要幾個課時,然后細化每個小節需要幾個課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延伸哪些知識點,提前準備需要的教輔資料,哪些知識點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哪些地方可以一筆帶過,針對重難點和學生易錯點進行深度講解,在課后引導學生整理歸納知識點,建立牢固的地理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有目標、有方法地學習。
四、學會利用檢測,讓復習更靈性
在復習指導中,光提高學生自主性和提高學習效率是不夠的,學習永遠不能眼高手低,學習的成果要落實在試卷上,因此不斷地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檢測是有必要的。用于檢測學生的試卷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既要起到檢驗學生復習成果的目的,而且又要體現學習方法在復習過程中的應用。因此,試卷內容不光要概括的范圍廣、內容新穎、質量高,具有典型性的試題,而且還要注重地圖在其中的應用,注重圖文結合,讓學生在圖中找尋有利的信息,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我們應該將針對性檢測和綜合性檢測結合起來,不僅要提高學生對細小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我們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檢測,還要向學生進行分析講解。只有檢測和分析講解相結合,才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提高。
總之,復習課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綜合因素互動的特殊教學現象,涉及師生、生生、個體和群體、群體和群體之間的綜合互動。無論何種類型的復習課,都應充分發揮其教學的激勵、診斷、強化、示范功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只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致力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互動,才能提高教學的實際功效,促進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評價與提高,從而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正康. 淺談初中地理備考的復習方法[J]. 文理導航,2017(3):66-66.
2]郭豪. 淺談初中地理的教學方法[J]. 都市家教月刊,2017(12):127-127.
[3]洪建平. 淺談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方法[J]. 魅力中國, 20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