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紅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深入,英語教學已經普遍落實到小學教育中,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其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是一種由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活動,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將其應用于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將根據自主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探索出其具體應用措施,以期能夠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質量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自主學習 小學英語 高年級 語篇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語篇是學生學習語法知識、培養英語語感的主要途徑,對學生以后的語言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主學習主要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進行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一種學習方式,能夠充分滿足新課標“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五、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自主學習應用于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其在主動學習過程中最大程度上對教學知識進行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促進學生在以后學習中的可持續發展。
一、自主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標要求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英語語言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在小學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其知識點大多以語篇為主,在語篇教學中,包含著語法、語感、語言結構以及外國文化等內容,需要學生具有閱讀能力、英語應用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等綜合能力,而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很難滿足對英語教學的需求。自主學習作為一種人性化的學習方式,旨在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大多數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思想意識也相對成熟,將自主學習引入到英語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一方面,自主學習有利于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建立“以學生為主體”英語教學課堂;另一方面,自主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具有一個積極的態度,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達到開展小學英語教育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自主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應用要點都有所不同,為了使自主學習能夠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充分發揮出來,我們將對這三個階段的具體應用措施進行探討。
1.建立有效的課前引導
好的開始對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自主學習課堂中,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制定閱讀任務,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語篇能夠有目的的閱讀,并初步了解其大概內容,明確教學內容的重要知識點和疑難問題,從而保證自主學習課堂的順利開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自主學習課堂要加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主動去學習、思考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知識內容,進而充分理解和掌握語篇中的知識點。
通常來說,五、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掌握了一些英語學習方法,在預習英語語篇時,教師可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根據不同的語篇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學目標靈活使用閱讀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和查證,而不是一味地瀏覽語篇內容或朗讀背誦陌生單詞和句子。例如教師可以在Have a try預習表中將一些生詞列出來,讓學生通過閱讀上下文來理解生詞的意思,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思考。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的教學中,可以為了讓學生理解season的含義,可以讓學生觀看一年四季的風景圖片,讓學生猜出season的意思之后,可以用“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與“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相互對比,猜測favourite的含義,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課前預習過程中主動探索語篇內容。
2.加強課中的教學指導
在英語語篇課堂中,要注重語篇的的整體性。英語語篇通常是一個完整對話或者故事,具有一定的語意和語境。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將教學內容作為一個整體制定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其語用功能。在英語語篇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首先要將語篇內容的情景化和遞進化,使學生能夠體會到語篇語言中的語境,然后隨著語篇故事的情節發展,明確語篇的中的語意。其次,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語篇中涉及到的單詞、短語、句型、語法等知識,使其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最后,英語教師在語篇課堂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例如線索閱讀法、整體閱讀法、文化背景閱讀法和細節閱讀法等方法,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思考和探索,使學生能夠通過正確的閱讀方法理解語篇內容。
在英語語篇課堂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可以基于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疑問,進而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本中的Unit 6 Work quietly!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語篇內容之后,觀看“Work quietly”相關影視錄音,通過其使用的語境讓學生推測其通常會在哪些場景中應用;對于語篇中出現的生詞,可以將其列出來,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根據形象的圖片加深印象,例如在本節課Let's talk中,講到“panda、monkey、elephant”這些小動物時,可以將讓學生觀看其相應的圖片,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并引導學生對單詞的應用。
3.重視課后的知識拓展
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雖然英語語篇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但要想促進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應用能力,課外知識拓展是必不可少的。近年來,為了滿足新課標要求,小學英語語篇內容大多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利用此特點,在布置課后作業時,將自主學習延伸到學生實際生活中,使作業生活化。因此,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拓展任務,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
語篇教學生活化主要是利用生活和學習中的重合部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應用具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例如在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的方法讓學生對語篇內容進行充分理解掌握,課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屬于自己的School calendar,標記每個月的節日和校園事件,教師可以不定時提問學生“What festivals are there in June?”或者“Which month is Christmas Day?”,加深學生對每一個月份及其相應節日的記憶,并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出來每個節日的習俗,使學生能夠將英語學習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從而促進英語語篇自主學習的升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是一種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的學習模式,其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對英語語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進行學習和思考,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的時間,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主動意識,使教學活動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掌握,加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等綜合能力,從而在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促進小學生健康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尾姬. 授生以“魚”不如授生以“漁”——淺談自主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23).
[2]沈一晨. 淺談自主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J]. 讀與寫:上,下旬, 2016, 13(17).
[3]屠錦花. 自主學習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7(1).
[4]唐璇艷. 淺談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復習教學中巧用思維導圖[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