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香
【摘 要】如今,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成為了各個學科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要知道,創新是學生獲得良好社會發展的一項必要素質,同樣也是推動整個社會不斷前進的動力。在基礎教學階段,教師應滲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為打造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對于在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文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創新意識 培養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極強的,他們的思維活躍、開放,是形成創新意識的最佳時期。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把握好學生的這一關鍵成長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加強對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滲透,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為學生能夠擁有燦爛輝煌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一、創設質疑情境培養探究意識
質疑是創新的驅動力,沒有質疑就沒有探究的動力和方向,更沒有這許多突破性的創造和發現。學生愛提問題是好現象,教師必須要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他們多提問,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不斷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產生許多奇妙的想法。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的故意設疑,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為他們創新意識的形成打下基礎。
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先在一張格子紙上畫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去數格子求出三角形的面積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讓學生體驗到用數方格計算面積很麻煩,且容易錯,通過大屏幕出示一個三角形水塘問能否用數格方法去求這水塘的面積。這時學生回答說不能用“數格方法,我問為什么”學生答:因為水塘邊凹凸不平,對學生的質疑大加表揚。又問,那該怎么辦?學生陷入沉思。我及時給予提示,那能否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學生一聽思維活躍起來,學生動手來拼,發現了兩個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時學生紛紛發言:“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的底之和正好是這平行四邊形的底,它們的高相等,”又有的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2個這樣三角形面積之和,還有的學生回答:“一個三角形面積等于與它等底等高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我接著問你們能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嗎?學生回答能,這節課就在學生的不斷質疑下完成了。這樣在教學中通過創設質疑情境形成懸念,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點撥,激發學生認識上的沖突,點燃思維的火花,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
二、合理運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相信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有這樣的體會,在自己單方面講解的過程中,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的思維和意識都沒有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且形成了十分沉悶的課堂氛圍,這是教師和學生都不愿看到的。啟發式的教學則不然,它通過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打破了課堂中的沉悶氣氛,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使用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手段,如:圖片,實物。通過不斷變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如教學《一個數除以小數》,我們可以把書上的例子轉化為情景,利用視頻展示“一個裁縫與服裝店老板對話,裁縫說做一條褲子要用0.67米布,服裝店老板說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條褲子”?問學生能否解決這個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啟發學生56.28包含多少個0.67該如何列式?讓學生主動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進而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勝心,把本是枯燥無味的算式教學變成了與生活有關的情景。像這樣運用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重視實踐操作,促進自主建構
小學生在學習和計算的過程中,常會擺弄自己的手指,或列出豎式計算。這是因為他們還處在形象思維階段,尚未形成抽象思維的能力,需要手腦并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遵循學生的這一身心發展特點,經常性地開展一些動手動腦活動,這樣一來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會讓他們在充分掌握知識點的情況下主動探索形成自己的見解,這不僅可以實現知識技能教學的目標,更是學生今后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如教學二年級《有余數的除法》時,我讓學生把準備好的9個蘋果分別放在盤子(紙模型)里,每盤放幾個由學生自主決定,但每個盤里所放的蘋果都要一樣多,學生興致勃勃地根據自己的想法各自分蘋果,但發現有的盤子不夠分一盤,“余數”的概念就形成了。
四、展開豐富想象,插上創新思維的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首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善于創新就必須善于想象,無論是創選性想象還是再造性想象,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還是在創新想象。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創造出逼真的立體情景,能調動小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形成創新思維能力。
在教學《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開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的開始,可以用多媒體出示一些基本圖形讓學生分別計算他們的面積。隨后可以讓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思考這幾種圖形可以組合出哪些新圖形?激發他們的興趣,再通過多媒體展示多種組合圖形。教師只要把握契機時點撥就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素質,讓課堂充滿活力。
五、結語
陶行知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創設情境,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大膽地想、盡情地說、勇敢地問,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會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文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中),2011,(04).
[2]毛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2011,(07).
[3]冷少華.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3.
[4]伍平.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新課程(小學),201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