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梅
【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利用分層異步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層設問,并進行階段性的評估和測驗。此次論文主要探討的是“分層異步”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分層異步 教學法 小學數(shù)學 應用
所謂的分層異步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根據(jù)相關的教學內容和理念,開展差異化的教學,同時,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此外,在小學數(shù)學運用分層異步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為主導,挖掘學生的潛力。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分層異步教學的基本含義
它主要的含義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進行層次劃分。然后,教師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合理地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這樣,才能讓層次不同的學生取得一定的進步。比如,在同一個知識點的考核過程中,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可以提高要求,中等生可以按照統(tǒng)一標準進行要求,并著重學習技巧的培養(yǎng),幫助他們突破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對于差等生,教師可以根據(jù)基礎要求,設定學習目標。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可以利用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并根據(jù)層次不同的學生組設定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同時,教師必須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習能力,強化課后練習,加強實踐。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分層異步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1.尊重學生,進行隱性分層
在成績方面,學校要尊重學生,不能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名次情況進行公布。此外,在進行學生評估時,不能過于以分數(shù)為主,進行學生的綜合評價,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自信,讓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分層異步的教學方式,將學生進行合理地分類,并將學生的成績和名次進行隱藏,而教師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即可。接著,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和名次將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測驗成績以及上課的表現(xiàn),將學生分為三類,然后,根據(jù)相關的教學內容,設定不同目標的教學計劃。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扇形統(tǒng)計圖”教學時,差等生只需要掌握制作扇形統(tǒng)計圖收集數(shù)據(jù)和整理數(shù)據(jù),以及計算各個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即可,而中等生則需要在基礎的知識上,掌握扇形的圓心角度數(shù)的計算,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需要進一步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制作的全過程,以及借助量角器可以完成扇形統(tǒng)計圖,并清楚標明名稱和百分比。
2.分層設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位學者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進行課程設計,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問題,其學習目標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中等生而言,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技巧型的問題,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解題技巧和學習能力,其學習目標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技巧。對于差等生而言,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比較基礎簡單的問題,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其學習目標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和使用方法。這樣,既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成就感。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通常情況下,將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為S=底X高,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就是它的1/2。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除了基本的三角形理論知識以外,需要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和使用方法,以及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而中等生只需要掌握多種技巧即可,差等生則只需要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論知識和使用方法即可。
3.強化課后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于學生的差異化,教師必須要使用分層異化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學生布置能力相等的課后習題。并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計劃。此外,在設計課后習題時,教師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基礎題、提升題和探究題。這樣,可以有效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統(tǒng)一要求他們的課后習題成果達到同一個目標,這樣,學生的差異化并沒有得到解決,而分層異步教學方式的作用也并沒有發(fā)揮出來。為此,教師必須要注重課后習題的設計以及包含的內容。比如,在設計課后習題時,教師可以將習題前面大部分的內容設定為與課本基礎知識相關的考點,只要學生具有基礎的知識框架,很容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然后,再將其中一部分的題型設置為提升題,它主要是針對中等生,幫助這一類學生提高自身的解題技巧和能力,而小部分的探究分析題,則是針對一些優(yōu)等生,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4.總結和評價,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
激勵教學方式一直都是教學過程中最佳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和贊揚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比如,在檢查學生的課后作業(yè)時,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不能以分數(shù)作為唯一衡量的標準。特別是一些能力一般的學生,如果只是看到分數(shù),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出現(xiàn)棄學的現(xiàn)象。所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變化,對于具有進步的學生,老師必須要予以肯定和支持,幫助他們突破更多的難題。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分層異步的教學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孫治強.關于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8,(02):38.
[2]王莉.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125-126.
[3]田景瓊.小學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16,(08):125.
[4]孫黎.在數(shù)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J].成才之路,2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