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多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們的不斷探索與研究。在素質教育理念與創新教學元素巧妙融合背景下,數學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時調整課堂的引導方向,同時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本質原則,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出發,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活躍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深入挖掘自身的無限潛能,繼而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的輕松,教師教的愉快,數學課堂將會洋溢著濃濃生機,新課程改革也將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提高 策略 分析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與智力啟蒙發育的關鍵階段,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實際的理解情況與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利用先進教學方法,刺激學生的興奮點,注入多種趣味元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努力營造一個自由、民主、和諧的互動氛圍,促使學生階段性成長任務得以優質完成,這是數學教師值得深思的首要問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強課堂的動態色彩,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妙設情境,應用知識
數學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各項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之上,學生能夠自主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這將成功揭開全民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們不斷積累學習經驗,逐漸完善認知體系,能夠為深層數學知識的系統性探究奠定下扎實基礎。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應用于生活,學生在日常活動中發現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價值,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這是其學科成績明顯進步的關鍵所在,也是基礎教育事業長遠發展的必備條件[1]。教師需要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有效情境,與學生一起走進生活,捕捉數學信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把自己和數學融為一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在生活實踐中自覺地應用數學知識。例如《元角分的認識》新課結束后,我創設了一個“小小營業員”的情境,再現買賣物品的生活片段,使學生在游戲中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對人民幣元、角、分的認識。課后還布置了一個實踐作業:和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去超市購物,幫媽媽付錢,第二天交流買東西的情況。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消化理解與吸收,又能開闊眼界。學生從中深刻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更體驗到了學習知識后得以運用所帶來的真實喜悅。
二、體現主體,引導自學
學生是認知的主體,也是教學的重心。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助于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快速提升。比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調查、講寓言或者故事、競賽或猜謎、舉實例或辯論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采用轉換師生角色的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自學能力。每節課老師都應將最后10分鐘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輪流當“老師”。學生為了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都會積極地自學,搜集材料,整理語言,鍛煉“臺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各種能力都會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另外,教師還應該適當地為學生留出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不要貪圖方便,一次性地把知識都告訴學生,給他們留下適當的思考和探索空間,這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也很有用處。比如學習“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關系”時,教師可以先不告訴學生這兩者的關系,讓學生們自己用一個錐體和柱體盛水的容器去實驗,自己去發現這二者之間的關系。
三、動手實踐,加深印象
根據學生好動、愛玩的心理特征,我覺得在教學中能借助學生親身經歷的事情,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效果會更好。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中,我事先準備好實物―10枝鉛筆,讓學生自己先去數、去分,然后在小組內共同分,自己動手實踐操作,而教師只作引導點撥,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并自己去解決問題;既充分發動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又讓學生自己完成了本課的任務,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學。
四、關注過程,體驗數學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驗數學[2]。如在教學游戲公平后,有一個實踐活動是“我用瓶蓋設計了一個游戲:擲出瓶蓋后,著地時蓋面朝上,甲勝;著地時蓋面朝下,乙勝。這個游戲對甲、乙雙方公平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覺,說這個游戲朝上和朝下的可能性相等,是屬于等可能性,所以是公平的,不用做就知道啦。在此,我沒反駁他們,只是說,那你們還是試一試再下結論吧。當通過他們反復擲瓶蓋后才發現自己的感覺欺騙了自己,原來,這個游戲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經歷了猜測,驗證的實踐過程,對這一知識,他們記憶深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
五、布置作業,開動思維
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鼓舞”[3]。在設置作業時,我將繁雜的教學知識融入到學生喜歡的游戲中,這樣完成的質量好,學生的興趣高。例如,在教學《除法》時,我給同學們設置了一個這樣的作業題:“請你回家,將家中的蘋果平均分給你的家人”,自己設置題目,自己解答,結果在第二天的課上,學生們都把自己的小手舉得高高的,等待著回答,這充分說明作業的設置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的情況。同時,在評價作業時,也應時常鼓勵學生,也許正是作業本中的一句贊揚的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鼓起了孩子們學習的風帆。
六、結束語
總之,一堂有效的課必須確定好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課堂的生成點。讓教學風格樸實一些,雙基訓練扎實一些,教學容量厚實一些,讓學生思維活躍一些,教學方法靈活一些,這樣就會使學生更好的走上個性化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韓菊仙.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 2017(19)113-114.
[2]王曉梅.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 2017(02)39-40.
[3]王家滿.新時期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展望,2017(0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