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榮珍
【摘 要】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英語綜合能力提高的體現。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本文針對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談一些培養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技巧。
【關鍵詞】閱讀能力 英語教學 閱讀技巧
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繼續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初中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閱讀能力是發展其他語技能的基礎和前提,具體來說一是,閱讀可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語感 。二是,閱讀可以擴大詞匯量 。三是,閱讀能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四是,閱讀可以使學生了解西方風俗文化,開闊眼界。可見,進行大量的英語閱讀有助于提高其他方面的技能。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不斷提高閱讀技能,通過大量閱讀學好英語。
但在我們的教學中也不難發現,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是有畏難情緒。究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缺少學習興趣。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推進學生閱讀活動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但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大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第二,學生缺少閱讀自信。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在中學之前對英語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升上初中后,四會單詞量的增加,閱讀材料中出現的生詞,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第三,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教師忽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教與學不對路是主要原因。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逐字、逐句讀,力求弄懂文章中的一字一句的含義。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不懂根據上下文推測詞意,影響了閱讀速度和理解。讀得太慢容易使學生氣餒,他們往往被不熟悉的詞匯阻礙,無法抓住文章的大意。第四,學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閱讀的理解過程常被看作一個已知與未知的知識之間不斷溝通的過程,背景知識比語言難度更影響理解,而一般的中學生對外國的文化等各方面缺乏了解,阻礙了閱讀的速度與準確度。
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初中生培養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呢?一是,精挑細選閱讀材料,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不妨“投其所好”,先讓學生閱讀他們感興趣的英語閱讀材料,如幽默故事等。也可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內容,待到學生的閱讀興趣濃厚之后,再引導他們看內容廣泛的英語閱讀材料。有的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是因為閱讀材料確實太難。為此,教師應選擇比學生的程度稍微容易的文章來給學生閱讀,以增強閱讀信心,培養閱讀興趣。此外,教師還可通過舉辦閱讀比賽等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就為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夯實詞匯教學,理清句意。抓好詞匯教學,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掃除影響學生閱讀的障礙。一方面,必須抓好語音知識、讀音規則和構詞法的教學,指導學生按照讀音規則記憶單詞,加強意義記憶,減少機械記憶。另一方面,必須抓聽寫、默寫、朗讀、背誦、競賽、游戲等活動,強化記憶,利用遺忘曲線規律過好單詞聽寫關。通過不斷循環,定期強化,加深印象。三是,培養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猜測詞義是英語閱讀的重要技巧,英語閱讀試題中有不少這樣的題目。猜測詞義時,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根據上下文已知部分進行邏輯性推理、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語法分析、依靠常識和經驗做出判斷。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猜測詞義:
第一,看看上下文中有沒有生詞的另一種說法,即找同義詞。有時下文會對一個詞作解釋,或者提供一些暗示。
第二,看詞性,判斷其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其他詞類。
第三,分析生詞的構成,尤其是詞的前綴和后綴。英語中很多詞都是加前綴和后綴而來的。
第四,看看同一生詞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現,把兩處的語境相比較,也許更能準確地猜出詞義。
第五,充分利用閱讀內容中已有的知識。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圖等直觀線索猜測詞義。
鼓勵學生擴充豐富文化背景知識,擴大背景知識面,減少閱讀理解的難度。實踐證明,學生經歷或熟知的故事類文章,由于往往能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結合起來,產生聯想、遷移、猜想和推斷,所以閱讀理解效果較好。而對他們不甚了解說明類文章,閱讀理解的效果不太理想,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相關背景知識,不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內容。可見,給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很有必要。 初中階段學生的閱讀材料主要包括兩類文章:記述類文章和說明類文章。記述類文章主要是有關西方人的幽默故事、名人故事和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說明類文章主要是介紹一些為人的生平、著名的工程、西方人的風俗習慣、英美概況和一些科普知識。 背景知識的介紹,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或集中講解,或有意滲透。在學生閱讀前,教師介紹文章的相關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減少閱讀理解的難度。講解閱讀練習時,通過分析學生習題中出現的錯誤,也可以及時補充背景知識。此外,還可要求學生加強課外閱讀,了解名人軼事、西方文化、科普知識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課上或課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總之,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個漸進的復雜過程。要通過培養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技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經過長時間、有計劃、有目的的系統訓練和一定數量閱讀訓練后,才能使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增強獲取信息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