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
一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形成切實可行的研訓一體化管理方式
對“研訓一體”的認識:訓(學習),偏重于文本式課程、本體性知識;適宜普遍性需求;讓教師有所知,增長知識和技能。研(教研、研究),突出實踐性課程、經驗性知識;有利于個別化指導;促進教師有所行,升華經驗和智慧。“研訓一體”,即要求“研”和“訓”在發揮各自長處和特色的基礎上,將對方的優點和特色加以兼容。“研訓一體”并非只是“研”和“訓”的簡單聯合或是融合,而應該是“化合”——沈致遠先生在《科學是美麗的》一文中所說的“第三種境界”,化合以后能產生新的東西。
二、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形成切實可行的研訓一體化目標體系
1.整體性原則——確立了學校班主任工作室研訓項目
2.循序性原則——細化了學校班主任工作室研訓項目的目標
3.滲透性原則——構建了學校班主任工作室研訓項目的內容體系
4.實踐性原則——完善了學校班主任工作室研訓項目途徑體系
5.過程性原則——形成了學校班主任工作室研訓項目的評價體系
三、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形成切實可行的研訓一體化運作策略
班主任工作室的研訓一體化是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的第一資源。
1.區本研修與校本研訓相結合
區校相結合的研訓其初級目標是促進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提升教育水平;終極目標是為了學生健康幸福的成長,踐行自己是學生成長的“人生導師”的承諾,研有品質。
2.個人成長與集體提升相結合
3.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
4.過程實施與實踐研究相結合
以課題實踐研究驅動班主任教育行為的改善,工作室工作課題化:過程是關鍵;工作科研化:實踐出成果。
四、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形成切實可行的研訓一體化成功做法
班主任個人成長層面:理念引領,促進班主任角色轉變;搭建平臺,交流切磋,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規律性;履行日常運行機制,活動常態化;形成“學習+反思+提煉”的工作模式;開展主題研究,突破工作難題。
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層面:
(1)“三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即區級班主任帶頭人工作室)
①培養骨干隊伍;
②加強應用性實踐研究。
(2)“兩星級”和“一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即校級班主任工作室)
①加強師德建設。
②承擔校級骨干班主任的培訓和指導工作,并按區教育局的要求參加本區骨干班主任培訓和組織校本培訓工作。
③負責指導工作室成員制定班主任專業成長計劃,通過班主任工作研討、班會課備課與觀摩研討、教育案例研討、課題研究及巡回講座等形式,引導學員的專業提升。
④開展課題研究。
⑤發揮工作室中學員的示范和輻射作用,通過示范性班會課、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班主任工作論壇等形式,促進區域、學校班主任隊伍的專業成長。
【研究結論】
1.提升了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的管理藝術
星級班主任工作室的研訓目標是工作室創建這一專項性工作的頂層設計,要整體架構,分層實施。區域中小學積極建構符合學校實際需求的目標體系,并且在工作室的目標與內容、形式與方法、管理與評價等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和大膽的實踐探索,切實可行的目標體系,有助于管理層面和操作層面科學化、有序化、人性化和藝術化的有效實施,對學校的發展提供了管理的導向性策略。
2.提高了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的研訓目標的實施就是通過如下圖的操作模式,形成工作室推廣的經驗:先進的建班理念、智慧的育人方法、顯著的教育效果、共享的研訓成果。
3.促進了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的創建水平
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關注過程管理,明確目標,切實推進和有效引導區域內各學校班主任隊伍的共同發展。為了發揮三星級班主任工作室在目標體系的架構、德育校本課程實踐在區級層面的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舉行了德育校本·專業成長——寶山·楊浦跨區域班主任工作室聯合教研活動,就是一個有效的平臺,形成共享資源,讓生活化的德育浸潤每一所校園,讓最美的德育滲入每一位教師和孩子的心田。
【反思討論】
區域中小學星級班主任工作室研訓目標的制定、實施,此過程中存在著不足與欠缺,值得反思討論:
1.要深入了解國家及上海市學生育德形勢來更好的服務班主任的實踐工作
2.要提升班主任工作室每個成員的師生溝通與家校溝通能力
3.要培育班主任工作室每個學員先進的德育觀
4.要開拓新形勢下班主任工作視野
5.要具有探究、研究的主動性,為班主任專業成長積累智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