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慧 楊露 姜亞迪
【摘 要】 目的:分析腦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護理的100例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應用日常護理干預,觀察組則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恢復指標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恢復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結論:腦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可顯著提升整體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各項功能恢復。
【關鍵詞】 腦梗塞;早期康復護理模式;臨床應用
腦梗塞又稱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臨床表現為腦血栓以及腦栓塞,一旦發病患者,后期恢復概率較低,超過50%患者遺留功能障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常規對于該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但是在治療中需要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理,在治療過程中結合患者恢復情況制定適宜的康復護理措施,促進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傳統護理中主要針對患者治療中的基本需求提供護理,因此在治療中需要對護理方法進行改進,在治療早期采用科學的康復護理措施,全面改善腦梗塞患者的各項功能,提升患者生命質量[1]。本文作者對腦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現將結果進行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護理的100例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6~86歲,平均年齡為(66.21±3.67)歲;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5~87歲,平均年齡為(66.32±3.56)歲。兩組患者均為腦梗塞,無其他系統性疾病、藥物過敏反應以及嚴重腎臟功能不全,在了解研究基本信息后簽署研究同意書。對兩組患者各指標進行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于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結合實際情況提供必要的藥物護理、康復護理以及病情護理規劃。觀察組則采用早期康復護理規劃,具體措施包括:1)體位護理。腦梗塞患者在治療中需采用側臥位,合理調整患者體位,盡量避免使用仰臥位,如必須采用該體位,則將患者肩部上抬,注意四肢自然伸展,手指采用半屈狀態,手保持握拳姿勢,在患者上肢放置合適軟枕,防止其出現關節痙攣,采用2~3h/次的頻率進行體位變化,并注意進行前臂外旋,掌心上向,協助患者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2]。2)肢體功能訓練。患者在生命體征區域平穩后,確保神經學各項癥狀不再發展,之后的48h進行肢體康復訓練,患者在不能下床期間,指導其在病床上進行體位翻轉等訓練,逐步恢復肢體肌肉能力,在可以自主活動后,指導其進行自主運動訓練;患者如出現失語的情況,則需協助患者進行簡單的語言訓練,從噘嘴、鼓腮等基本的面部表情做起,指導其進行語言恢復訓練,耐心傾聽患者的各項表達,增加患者治療信心[3]。3)運動恢復。在患者可下床活動后,指導其進行必要的運動訓練,初期如患者腿部肌肉較弱,可指導患者借助拐杖等進行行走,對腿部肌肉進行訓練,逐漸幫助其恢復行走能力,如患者行走正常,上肢出現行動困難,則需要指導其進行上肢訓練,可采用上肢伸展等方式,逐漸對上肢功能進行恢復,通過科學的運動指導,逐漸使患者身體各項功能進行恢復,幫助患者提升身體各項機能。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恢復指標以及護理滿意率。其中恢復指標通過自理指數、后肌力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恢復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腦梗塞患者在治療過后可能出現各項功能性的缺損,對后期的恢復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使得患者逐漸失去治療信心,對日常生活不利,因此需要對護理措施進行改進,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措施,提升護理整體質量。本研究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原因分析為:1)康復護理從患者治療的早期就進行相應的干預護理措施,采用更加規范化的護理流程,從患者治療穩定后開始進行康復護理措施,結合肢體、肌肉以及語言各項護理措施,將護理流程進行更加規范化的護理,最大限度的恢復患者的各項功能指標,制定規范化的護理流程,幫助患者恢復,為患者的整體治療提供更加完善的護理措施,全面提升護理整體質量[4]。2)康復護理在患者可以活動時指導其進行必要的鍛煉,可以在患者恢復期內盡早進行各種必要的治療,及時進行康復干預,對患者肢體各個位置進行必要的訓練,防止患者治療中長時間臥床可能造成的肢體功能退化,使得患者可以在治療的過程中就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必要的康復訓練,為患者后期的恢復創造更好的條件,使得患者可以通過訓練獲得更好的康復,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提升治療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治療整體質量的提升。3)早期康復護理過程中采用盡早干預措施,可以將患者自身的潛能進行發揮,并且在護理中對患者情緒等進行科學輔導,在提升配合率的同時,保證了護理規范性。
綜上所述,腦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可顯著提升整體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各項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 滕金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34):33,35.
[2] 繆曉美.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06):11,14.
[3] 董寧,孫梅,高佼,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02):306.
[4] 宋潔茹.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對腦梗塞的護理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04(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