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燕珍
本學期,我匆忙地接任了四(3)班的班主任。開學的第一節課快結束時,突然,“砰”的一聲,教室的門打開了,只見一個個子不高的學生站在門外,我安排他坐下后,剛轉身就聽見下面哄然大笑,隨著大家的目光,我看見那位剛進來的學生正在調皮地做鬼臉。我馬上嚴肅地叫大家守紀律,于是課室慢慢地靜下來。下課后,經過多方面的了解,知道了他就是校園內“大名鼎鼎”的學困生李家偉。這個學生思想差,不愛學習;紀律差,上課喜歡擾亂課堂秩序,在校園內外惹事生非,經常打架、罵人;學習差,上課不認真,上學期語文、數學、英語成績合起來不夠三十分。過去老師和家長曾幫助他教育他,但收效甚微,我細心觀察他的動靜,果然發覺他是一個很典型的學困生。 這樣的學生能不能轉化?怎樣轉化他?多少個深夜,我反復思考著小偉的問題,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一、這把銹鎖怎么開
我想,先進與落后,好與差之間,并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落后中也有先進的因素,平凡中也有閃光的東西。沒有教不好的、學不好的學生。那么小偉的先進因素和閃光的東西是什么呢?我用心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尋找他的閃光點。在開學初第三周里,我發現了他做了一件好事,把拾到的一卷膠布交還給失主。于是,我及時地在班上表揚了他,并鼓勵他繼續發揚下去,在家訪的時候,告訴他家長他進步的點滴,要求家長不要再經常打罵他。這樣他對我有了好感,接著,我編他與班長同位,要求班長協助老師幫助小偉進步。在班里,教育同學們親近他、熱心地幫助他,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扶著他一步一步地前進。有一次,我找他談心,很久,他才說了一句:“老師,我能變好嗎?”他的話使我又高興又心疼,過去家長的嫌棄,同學的譏諷,另他失去了前進的勇氣。于是我及時地給予他肯定的答案,表揚他有知錯能改的決心,鼓勵他克服缺點,并幫助他樹立進步的信心,從這以后,我更關注他的一舉一動,給予他更多的關懷,他的作業本散了我幫他訂好,他沒有筆寫字,我送給他,他喜歡聽故事,我就給他講守紀律、愛學習的典故。他帶病回校上課,我端水送藥給他……漸漸地,小偉對的我眼神里流露的盡是感激。
為了幫助小偉改掉愛打架的毛病,我同他談心時嚴肅對他說:“同學們都是你的兄弟姐妹,為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走在一起,你向他們伸拳頭,這樣你認為對嗎?打人罵人是不良壞習慣,一定要改。”接著我問他:“打人有什么好處,”小偉沉默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接著我又反問一句:“打架有什么壞處?你說說吧!”這下子他一連說了十多方面的壞處。于是我讓他回去思考以后要怎么做!第二天,他到我辦公室找我,對我說:“老師,我錯了,你批評我吧!我保證以后不再打罵同學。”很快,幾個星期地過去了,竟真的沒有同學上門告小偉的狀了。
然而,要使小偉的進步真正保持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一次,我參加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培訓班,,一回來上課就聽說小偉在昨天的數學課逃學去玩了。整整一天沒來上課。聽到這件事,我的心猛地顫動了一下……
二、他的毛病能“根治”嗎
第二天,我召開了班干部會議,討論:怎樣治好小偉的老毛病?有的班干部說,小偉影響班集體的榮譽,應該嚴肅批評他;有的說,他的老毛病是治不好的,我們以后干脆不要理他了……但是,我深深的知道:放棄,對小偉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是任何一位教育者最不想看到的。于是,我說服了大伙,并讓他們給小偉做思想工作、幫助他改正錯誤。而我,并沒有批評他,相反,給予他更多的是關愛。這時小偉反而更加覺得愧疚。過了幾天,他悄悄地把一張小紙條擺在我的辦公桌上,紙條上歪歪斜斜寫著:“老師,您真好!我錯了,請相信我,我會做好的。”這時候的我如釋重負,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但是,由于小偉的基礎差,當我拿著記分冊,看到他兩個20分以下的成績時,心情十分沉重……
三、突破口在哪里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覺得小偉學習的積極性很差。于是我有針對性給他講我國第一架飛機制造家馮如、張海迪等名人青少年時期刻苦學習的故事,講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激勵他樹立理想,調動他學習的積極性。一天,我以“奔向新世紀”為主題召開班會,我問他準備怎樣去為實現四化作貢獻、有什么遠大理想?他想了想,說想當一名警察。我問他打算怎樣去實現理想,他只是默默地思考著,于是我幫他尋找正確的答案:從現在開始奮發學習,打好基礎,練好本領;同時,我教育他要認真上好四十五分鐘的課,幫助他訂出上好課的要求,逐步提高學習效率以贏得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上我提的問題只要他能回答的,我就讓他發言,在課余,我會抽出一定時間給他補課,通過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于躍上來了,零分消失了,理想的分數漸漸上來了。
實踐證明,所謂學困生,并不是天生的,并不是無藥可救的,只要我們悉心引導,會有意想不到的奇跡出現,今天,當你看到小偉的學期考試成績,你還會想到他過去曾是一個調皮搗蛋、學習十分差的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