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吳海峰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過“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在學習中取得成就”。怎樣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直都是我做為數學老師思考的首要問題。
一、當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資源優勢
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充電,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目前很多農村教師的職業提升處境尷尬,受到的培訓不多,質量不高;缺乏專家的引領,教師對新課程、新的教學理念了解不深刻,缺少課堂教學改革的素養和技能。
(二)學生生源急劇增加,教師編制緊張
近年來,隨著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多,我們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小學生數量急劇攀升;而教師的編制控制極其嚴格,導致學校勉強維持在“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狀態。教師同時教語文數學雙科,備課精力被分散,不能集中精力進行教學設計,更談不上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
(三)多媒體設備的低效介入
我們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學校很多教師都是在上課時從網上下載相關課件用于教學。很多課件使人乍看之下,耳目一新。然而當我們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時,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二、激發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有“趣”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創設情景教學
1.喚醒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故事,謎語,視頻資料等情景
針對小學生愛聽有趣的奇聞鐵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新課時,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謎語、趣聞等,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豐富聯想,而且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在講一年級《鐘表的認識》時,我先給學生出示了一個謎語“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他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請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誰?”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喊“表”,由此喚醒孩子的興趣。
2.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創設游戲情境的方法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學、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一位老師講《平均數》上課伊始教師叫起來兩個小組每組3人,現場進行10秒拍球比賽,結果一組32個,二組25個,老師接著拍了8個后說“我也是二組的,現在二組共拍了33個,二組獲勝”,孩子們初時一蒙,繼而滿屋響起“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老師說“怎么不公平了?”“二組人多,一組人少,比總數不公平”“那怎么辦呢?既要體現公平還能分出勝負,你們給我出個主意?”“算出平均每個人拍幾個,再比較就行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更有力地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3.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創設操作性情境的方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提高操作能力,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有這樣一道題:小朋友做游戲,小強的前面有5個小朋友,小強的后面有4個小朋友一共有( )個小朋友做游戲? 題目出示后,給學生提供部分學具,讓孩子們擺一擺解決問題。實際操作活動具體、形象,易于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成功,有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樂趣
1.小學生數學學習是否有“趣”取決于數學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
有專家說:真正決定數學課程的不是寫在書上的各種觀念和制度而是天天和學生接觸的數學教師。盡管專家們花了大量的精力,認真準備了課程標準和教材,但是一到學校,數學教師一個人便決定了一切。數學教師是學生能直接觀察到的數學形象。可見及時且有效果的更新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是極其重要的。
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時一位工作3年的年輕教師這樣講:課前鼓勵孩子利用教輔材料、網絡自學。課上出示一道例題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之后再課堂上逐一展示學生的解題辦法:列表法、畫圖法、算式法、方程法。教師將這些方法帶領孩子進行溝通理解,找到每種方法之間的聯系,讓孩子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堂課下來孩子們不僅有興趣還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小學生數學學習是否有“趣”取決于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是否真正發生
學生在學校的大多數時間都在課堂中學習,但是,課堂中的學習真的發生了嗎?如教學”圓的面積”時,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教師從學生的知識特點出發,組織學生積極觀看操作實驗,探求規律,教學時,教師用教具演示,將一個圓8等分,16等分,32等分、64等分……當把圓無限等分時,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接著引導學生想象,將剛才的兩個半圓收攏,并將其中一個半圓及半徑分別涂上紅色,再展開拼插。這樣學生很快發現了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等于原來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等于圓的半徑,從而就很快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雖說學生參與了實驗,但只是看著,感觸不深刻,因為他們沒有實際參與,時間不長再問孩子推導公式的過程已經沒什么印象了。
3.小學生數學學習是否有“趣”取決于孩子能否在數學學習上體驗到成功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會使學生感到喜悅, “你說的真好”“你真棒”的贊賞無不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回家作業本,與學生進行“書面私聊”:“最近你的數學成績進步很大哦,真不錯”;“昨天你上課回答的問題非常完整,繼續發揚!”;“這次小考你進步很快哦,加油!”小小的評語在師生的心靈間架起了愛的橋梁,讓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中,點燃進步的火花,增強必勝的信心!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過程中,應多創設一些課堂情景,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體驗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產生自信,進而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學習數學時充分感受到無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