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應用文寫作中,學生在一些注意事項上,一再犯錯誤的現狀。筆者以“借條”寫作為例,闡述了在該文體寫作前、寫作時、寫作后三個階段,發掘出寫作借條的實用價值,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以減少文本寫作中的錯誤。同時指出,應用文的審美價值發掘,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應用文;實用價值;審美價值
職業教育以其面向職業、提升技能見長,因此專業課的學習就成為職業學校教學的重點。但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除培養學生基本聽、說、讀、寫能力外,應用文因其實用性,在職高學生能力培養上,也就占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在應用文講授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一再強調的注意事項,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反復強調、反復練習的效果總不盡如人意。在學校組織的一次課程設計培訓中,筆者通過對“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的反思,認為應用文寫作教學,可以先從分析該文本的實用價值入手,讓學生理解這種文體的意義所在,進而達到理解文體規范的原因,最終達到不出錯或少出錯的目的。接下來,筆者就以“借條”為例做分析。
一、 應用文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查找關于該類應用文的用途及法律規范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寫作該類應用文的前提條件。筆者在給學生講授《借條》時,利用案例教學法,引入兩個借條,一個規范,一個不規范。然后讓學生討論分析,學生很顯然不清楚原因。筆者適時把關于寫作借條的法律規范講解給學生。第一:借款雙方即當事人有民事責任能力,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呆傻,精神病,未成年等人簽署的借條無效)。第二:借條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不存在脅迫,詐騙等現象)。第三:合法的借貸理由(賭博的借款法律不支持)。第四:借條一定要在時效內,法律才能支持。了解了寫借條的條件,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遇到類似情況時,就可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而這種意識,正是寫借條過程中最大可能降低錯誤的保證。
二、 練習寫作應用文時,教師除了讓學生多練習,更應該讓學生理解此類應用文文本規范的原因。
還以“借條”為例。按慣例,教師會告訴學生注意四點:數字用大寫,錢數之前加幣種,之后加“整”,“元”用大寫“圓”。這時,教師再強調一點:所有這些注意事項,都是為了防止事后篡改,小寫數字最容易改動;當今世界全球化,幣種之間的匯率很大(如:1人民幣=4.99泰銖;1人民幣=0.15美元)等等,這既是為了保護被借款人的利益,也是為了保護借款人自身利益。學生對借條文本規范的意義有了了解,就可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及誠信意識,在寫作過程中,警惕性就會提高,錯誤自然會降低。
另外,在語言文字上,書寫一定要清晰,一定要考慮文字以及語句有無歧義。如:“借”與“欠”千萬別寫錯;“借”與“借到”,借到才表示借款人收到借的錢的事實,而“借”在意思表示上缺少了錢財已經交付;避免使用多音字,“還”,可以理解為還款或者還是欠款。這樣做,同樣是為了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三、 應用文寫作完成后,要養成檢查的習慣,檢查一定要全面細致。如,借條寫作完成后,要從法律規范、文體規范、出具規范三個方面檢查。法律規范:主體民事行為能力、合法借貸理由、有效訴訟日期;文本規范和文字規范:標題、正文、署名、日期及前文提到的四點注意事項;出具規范:身份信息明確(名字用全稱、最好寫明身份證號)、確認親筆簽名。檢查完畢,一式兩份(如果有擔保人,一式三份)。這樣,借條才可以發揮其憑證的特長,才可以有法律效力。
不光借條,收條、欠條、發票這些單據類應用文,背后所蘊含的都有自我保護意識和誠信意識,其他類的應用文都有自身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把這些作為講解重點,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去創作,寫作就會有目的性,錯誤率自然會降低。
發掘應用文的實用價值,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認識到它的重要性,降低寫作中錯誤率。而應用文的審美價值,就直接關系到學生自身素質的提升。
應用文因其實用性的要求,語言一般都有簡練、敘述條理的特點,學生學習寫作應用文,首先就要求對漢字詞義的把握非常準確。如:“禁止”指不準許人在一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之下做不合乎要求的事;“制止”指強制停止,是用法律、權力或其他強制力量使不能發展或變化;“阻止”指阻擋,是以某種力量、行動或辦法,使不能活動。經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可以在遣詞造句上更準確規范。其次,應用文對學生思維邏輯性的提高也會有一定幫助。寫作一篇文章,不能天馬行空,而要按照一定的規范。如倡議書的正文部分,就要從倡議的背景、目的、內容、要求來寫,最后表明倡議者的希望。應用文的規范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概括出來的,也是最直接、最高效的表達方式。
綜上所述,應用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為寫而寫的狀態,更應該和學生探討應用文的實用價值,由此窺探出某類應用文寫作的重點在哪里、怎么樣寫才能符合規范。當然也應該和學生品味應用文的審美價值,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
作者簡介:
霍芝芝,山西省長治市,潞安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