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語文教學來說,文言文一直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學生普遍認為文言文生僻難懂,難以產生學習的欲望。再加上文言文以過去的語言為主,與實際生活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理解難度較大,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教學;文言文;學習興趣;學習效率
一、 關注文言文的內涵理解
從小學階段開始,學生就已經逐漸接觸了文言文,如《三字經》等,但是更多的是只能感受到其中的韻味,并不能很好理解其中的內涵。當學生進入到初中階段后,文言文的訓練逐漸增加,而后通過不斷的閱讀訓練,可以逐漸掌握其中的深意。不過,此時學生也很容易產生出抵觸的心理。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教師認為文言文教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造成在課堂教學中未能與學生一起探索文言文所蘊含的文化知識與價值等,這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降低了文言文教學的質量。
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從文言文中所蘊含的古代文化與價值等方面出發,如向學生介紹古代的典章與制度等,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梢哉f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好文言文對現代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好文言文中所蘊含的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為了提升文言文教學的質量,在教學中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言文修養,通過有效的學習來掌握好古代社會中的風土人情與文化藝術等。通過對文言文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存在著一些謀篇布局與思辨能力等,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學生語言表達等能力的引導工作,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幫助學生端正對文言文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二、 巧設文言文的導入環節
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上入手,所以要做好課堂教學的導入工作,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教師要從教材、學情等方面入手,為學生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課堂導語,同時還要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以此來讓學生置身于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就抓住學生的目光。如學生在學習《陳涉世家》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先引導學生針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講述,這樣也就使得文言文教學成了字詞含義教學,不易接受。所以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教師可以從其背景上入手,借助現階段社會中相似的現象來引導學生學習,并在課堂中運用好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出相應的視頻,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好文章內容。然后可以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對比與研究,以此來幫助學生認識好這一知識,并給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問題的指導下,能夠快速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由于教材中所選擇的文言文知識與學生生活時代之間有著一定的距離,所以也就超出了學生認知與感受的范疇,加之學生對古代政治與經濟等存在著認識不足的現象,這樣也就難以對文言文產生出學習的興趣,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也就使得教師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時存在著較大的壓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導語上的設計工作,從學生的角度上出發,以此來與學生一起探討文章寫作的背景知識。如在教學中可以從涉及的國家上入手,但是受到學生自身知識經驗不足的影響,也就難以理解好其中的關系,這樣也就降低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相應的歷史背景,同時也可以從人物的性格特點上出發,以此來幫助學生理清其中的關系。對于學生來說,在掌握好故事背景后也可以解決好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另外教師還要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重點進行分析,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 重視文言文的語法教學
想要做好文言文教學工作,要從語言教學上入手,但是語言教學也并不等同于語音、詞匯以及語法等知識,而理解文章也不是要進行字字落實,只要掌握好文章的意思,便能理解好文章中的重點。所以在初中階段中教師要將學生從機械記憶上解放出來,轉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改的影響下,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要從指導者的角度上出發,以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為目標。因此針對這一現象要做好文言文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結合工作。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對文言文的評價標準就是要從學生的記誦與積累上來進行,明確學生是否能夠借助工具書或是注解來理解好文言文中的含義。所以在教學中要做好簡化處理工作,緩解好學生的學習壓力,當學生對文言文沒有負擔時,也可以產生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語法知識來說,主要包含詞法以及句法等,而在文言文中詞法主要是從詞類活用、特殊述賓關系以及名詞作狀語等方面來進行的,尤其是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在小組階段很少進行了現代漢語語法知識的學習,所以當要求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時,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與負擔。因此,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時,要掌握好相關的語法知識,同時還要做好簡略說明,避免引入不必要的語法知識。
四、 強化文言文的實詞訓練
在文言文知識教學中,實詞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且實詞的古今演變從形式上表現在了以單音詞為主導雙音詞為主上,在文章中實詞比例相對較高,所以要理解好實詞,把握好文章的含義。因此,在教學中要從幫助學生奠定語言基礎上入手,同時還要做好實詞的積累工作。但是也應當要明確,并不是所有課文中出現的實詞都要進行識記,而是要做好劃分工作,避免進行機械記憶,在保證方法合理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將實詞融入文章中,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對于重點實詞來說,其出現的頻率相對較高,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認識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但是學生在學習現代漢語時,往往是從先熟悉字詞,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后在進行造句的。但是就古代漢語來說,其中所存在的詞匯往往是學生所不了解的。因此,在開展重點詞匯教學時,可以從相反詞匯上入手,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好這一知識。首先,要借助注釋與教師的引導來感知好文章中的內容,然后要做好重點實詞的理解工作。在教材中所選用的文章篇幅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在學習中所能掌握的實詞量也相對較少。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要從語言的角度上出發,縮短學生與文言文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要增加學生對實詞的積累。當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出反感心理時,教師可以借助游戲等方法來吸引學生。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游戲的影響下,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緩解緊張的情緒,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同時也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五、 培養文言文的語感素養
語感往往是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敏銳感知能力,同時也是語文能力中的核心。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從培養學生語感能力上入手,同時也要認識到語感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學中要提升學生的文學審美趣味,延伸學生的文化視野,同時還要做好文言語感的培養工作,只有真正建立出有效的語感,才能提升學生對古漢語的熟悉感,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就誦讀來說,已經成為文言文教學中一種比較傳統的方法,主要是因為教材中所選擇的文言文往往都是經過篩選的,不論是從內容上來說還是從風格上來說,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要保證語言的凝練性,借助準確的朗讀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首先,要發揮出教師的指導作用,通過先行進行泛讀,以此來幫助學生感受文章的節奏與情感。其次,是要借助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通過反復誦讀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對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誦讀的好處,杜甫就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放聲朗讀,清胸通肺,可以神氣清爽并且豐富自己。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在小時候就能把一年中讀過的書從頭到尾背下來。巴金老先生在年輕的時候,就可以背好幾本書,其中就包括包含了兩百篇古文的古文觀止。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誦讀文言文的有效方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區分死記硬背和誦讀的區別,誦讀需要熟讀和多讀,在實際的閱讀中加深理解,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記憶,這樣才能達到效果。
參考文獻:
[1]蔡偉.淺析激發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的策略[J].教育觀察旬刊,2017,(18):78-79.
[2]吳可貴.激發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02):56.
[3]徐吉華.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古文學習興趣[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34):67-68.
作者簡介:
陳小燕,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長汀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