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育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事業的發展,對素質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當前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具有諸多積極作用,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認可,但是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仍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需要予以完善。本文對合作學習模式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析,旨在促進農村初中數學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農村;初中數學
從我國農村初中數學教育基本現狀來看,有部分學校還是采取傳統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學課堂上被動地接受教學知識點,致使學生學習興趣與思維創造力難以有效提升,對于初中數學教育質量具有一定限制作用。所以當前為了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限制,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現階段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建立合作學習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能夠為教學課堂輸入更多動力,對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合作學習模式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概述
在合作學習模式中,班級所有學生都有共同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能夠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積極聽取班級其他同學的想法,從而有效培育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機會不斷擴大,實現課堂教學關系的轉變,為枯燥的數學課堂注入更多活力。
從目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績都有較大差異,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可以依據自身實際學習情況對自身角色進行定位,完成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學習任務,這樣能夠從心理環境中獲取自我認同感,從而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成分。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育,讓學生根據相應問題提出具體解決策略,然后開展小組討論,選取最佳教學方案,學生在分析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提高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
二、 當前農村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合作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
從目前農村地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有部分中學課堂開展合作學習模式仍舊存在相應問題,在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時,未能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出發,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導致小組內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沒有自我展示與思維表達的機會。學生群體之間的表現機會不夠平等,將會產生了較大的心理落差,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難以深入發展。
(二) 學生在合作中參與度不平衡
從數學教學課堂參與形式來看,大多數學生都有共同參與的機會,但是通過教學實踐調查活動中可以看出,大多數成績優秀的學生實際參與度要高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僅僅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致使成績較差的學生沒有自我展示的機會,使得學生的參與教學的動力降低。
(三) 合作學習內容不均衡
目前農村地區部分中學數學教師對于合作學習模式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只單方面追求形式化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學習內容未能做出深刻探究。擬定與學生思維發展不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將導致學生不能獲取獨立思考的機會。此外,有部分教師擬定教學內容時高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部分問題難度較大,學生難以有效解決,加上課上與課后教師缺乏有效的引導,致使學生更加困惑。
三、 合作學習模式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一) 完善小組式合作學習模式
目前農村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最基礎的教學表現形式就是合作學習,教師需要從班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出發,將班級學生劃分為不同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能夠共同參與到學習活動。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總人數劃分出不同小組,小組的分設需要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成績、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合理劃分,使得小組成員能夠優勢互補、共同進步。比如在學習軸對稱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讓學生自主尋找軸對稱圖形,在圖形尋找過程中如果遇到相應問題,可以讓小組內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進行分類,探究對稱軸是什么,有幾條對稱軸,讓小組內學生經過探究獲取相應的答案。合作小組通過積極溝通能夠將各自思維想法與其他學生之間進行互換,不僅彌補了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二) 設立競爭式合作學習模式
在合作學習模式中競爭式學習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良好的競爭能夠激發人們內心世界潛藏的斗志。在完整的競爭活動中,使得個人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發揮。當前設立競爭式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對學生競爭意識進行培育,為學生今后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通過競爭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個人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比如,教師在教學課堂上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探究,根據不同小組所花的學習時間加上問題解答正確率,來判定獲勝的小組。在競爭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優勢互補,使得班級學生學習成績能夠有效提升。
(三) 建立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通過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上觀察到學生個體存在的問題和優點,再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提出公正、客觀的評價。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習小組的發展,教師需要將各個小組視為整體,給予相應的鼓勵,當學習小組成績進步較為明顯的時候,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物質獎勵。因為合作學習模式存在競爭關系,所以教師需要注重教學評價,除了教師評價之外,還要加強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隨著初中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擴大學生群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對促進中學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深遠影響。所以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實踐探究,將合作學習模式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張秋明.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探索[J].中外交流,2016(7):175.
[2]李月明.淺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4):196.
[3]嚴玉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7(20):155.
[4]王敬鋒.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7(28):137.
作者簡介:
周永萬,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廣西河池市鳳山縣金牙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