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1―2年級的教學重點就是識字寫字,而中高年段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識字寫字。如何才能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質量,開展低年級的有效教學,使學生樂趣識字呢?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認為教師在課堂上,應對多種直觀和形象的教學手段充分運用,結合兒童的生活經驗,對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進行創造,將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有機的結合識字和用字,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低段;小學;識字;有效性
我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漢字是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教師應傳授學生更多的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為了開展識字有效教學,教師應將快樂引入課堂,實施靈活多樣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將學生識字的主動意識激發出來。將識字與生活密切聯系,真正學以致用。使學生快樂閱讀,樂趣識字。在開展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何提高識字效率,使學生掌握更多識字方法,能夠真正樂學善學,對識字成果進行鞏固,是目前語文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 順應學生天性,讓課堂“動”起來
識字教學過程相對乏味和單調,而低年級小學生因為自身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為了使課堂充滿快樂,教師應采取靈活的措施,讓識字課堂充滿趣味性。為此,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識字體驗,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用“會識字的孩子最聰明”加以激勵。讓小學生對自己的識字方法進行暢談和分享,既與孩子的天性相順應,同時培養了孩子積極動腦思考的習慣。這樣的教學方式,孩子們就能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學習,從被動變主動。
二、 無限延伸課堂,拓寬識字環境
為了促進兒童的言語發展,教師還應拓展識字教學空間,對孩子身邊的識字資源充分挖掘,給孩子一個廣闊的天空。讓孩子走出課堂,充分體驗交流、學習的快樂。這樣孩子們一看到漢字就會興趣盎然,充分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識字。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識字七”時,教師可設置問題情境: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個字嗎?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利用生活和社會環境進行識字,通過提供廣闊的課堂,促進孩子們更好的學習漢字。同時,有效引導學生密切留意生活,加深對漢族的認識。例如,經常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的字,各種宣傳標語、商店招牌和各個街道的標識等。通過耳濡目染,學生會對這些字詞在潛移默化中牢牢記住。使生活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既可以促進學生自主識字,同時又增強了識字的興趣。
三、 增加閱讀量,讓識字“?!逼饋?/p>
“多認少寫”是小學低段教學的宗旨,多認是為了讓學生盡快、盡早地識字,為高年段的閱讀和寫作教學夯實基礎。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以提升孩子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情感。通過識字,還能使兒童的口語更加豐富,對兒童的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進行強化。人類高層次的語言就是書面語言,它能向無聲的內部語言發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思維流”。在各種社會生活中,如著書立說、寫文章、簽訂條約等,都需要這種書面語言,由此可見,識字能使孩子終身受益。為了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漢字,在識字教學的最后環節,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課外多對詩歌進行閱讀。將“聞雞起舞”的故事向學生們講述,啟發學生有機的結合經典誦讀和識字。引導學生課下多讀書。這樣不單單對熟字鞏固,還能對更多的新字認識,使閱讀成為孩子們獲取生字的重要途徑。
四、 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小學生因為自身的年齡特點,很容易被動態的事物所吸引。三維“動畫”是每一個小學生所喜聞樂見的。立足于學生心理狀態,識字的一個最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多媒體識字。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支持下,能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現漢字,使漢字的音、形、義不再脫節。例如,在對《口耳目》一課的學習時,可以將漢字從古到今的形體變化用動畫把它演示出來,使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象形字”的概念,以此促進學生的記憶。將老師繁雜的講解用簡單的圖畫代替,與低年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相適應。
小學低段語文的特點是多詩歌韻文,具有較少的內容,可用電腦打印。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變靜為動識字,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要學的字變顏色或者是閃動。在學生讀熟課文后,讓學生從句到詞語,再到字來識字。將課文做出hash播放,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所使用的多媒體內容應結合實際教學,不能將網絡上的資源生搬硬套。使多媒體成為幫助學生識字的點睛之筆。
五、 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營造多彩的教學環境
首先,可采用圖片教學。象形字是中國的漢字的主要組成,如:“山”“月”“田”等,主要是模仿生活中實物形狀。在課堂上,教師不需要教這類象形字,只需要將學生的想象力充分激發出來。根據字形看圖說話,增強學生的記憶力。運用這種方法識字,學生既可以將這些生字很快記住,同時還能激發想象力,對說話的能力進行鍛煉。
其次,開展實物教學。如教《菜園里》一課,教師可在黑板上畫一些圖片和簡筆畫等,布置成菜園。并將幾種常見的蔬菜擺放在黑板前,讓同學們讀一讀、看一看,再將相應的標簽貼在蔬菜上。孩子們識字過程,就像在菜園里勞動一樣,這樣整堂課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的狀態,調動了多種感官參與識字的過程。通過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促進了識字活動的順利開展,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總的來說,為了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搭建更多的平臺,采用靈活多樣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從識字學習中品嘗到快樂、從變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參考文獻:
[1]馬莉.寓教于樂,輕松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6(22).
[2]金雯.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34).
[3]蔡方.淺談提高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的措施[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9).
[4]白小容.變枯燥為有趣——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6(24).
[5]吳有.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6(09).
作者簡介:
陳劍妹,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