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考試成績,而忽視了他們的作業完成和訂正情況,導致布置作業的意義并不大。為此,現本文就從學生自主訂正作業、采取正確的訂正步驟、使用錯題集、歸納總結錯題和設置作業訂正分層目標等五個方面入手,就提高數學作業訂正的有效性提出了自身淺薄的看法,以為初中數學教學貢獻自身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作業訂正;教學策略;有效性
目前很多初中生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知識階段,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一般是教師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在訂正作業的過程中,也沒有樹立正確的態度,只是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對于填空題和選擇題,學生在訂正時會直接寫出答案(A改成C,或7改成8),并沒有解題步驟,而且訂正完之后,沒有思考出錯的原因歸納方法,也沒有整理錯題的習慣。這就導致下次遇到同種類型題目,依然會出錯。因此教師在作業訂正的過程中,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訂正作業的主動性和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使他們掌握更多知識。
一、 鼓勵初中生自主訂正作業,找出錯題及分析錯誤原因
雖說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七年級的學生還是比較貪玩,并不會主動訂正作業。為此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的訂正作業。
為此,首先教師應該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意識到做錯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訂正的過程中也不一定要全對,如果錯了還可以繼續訂正。但是一定要注意是自主訂正,不要抄襲。教師也不要隨便批評學生,尤其是一些經過反復訂正還出錯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才能促使初中生自主訂正作業,并養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初中生的監督,畢竟教師不能監督到所有學生,可以成立學習小組,大家之間相互監督,相互討論錯誤的原因,小組監督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業訂正效率還是很有幫助的。
二、 采取正確的訂正方法,科學訂正作業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老師應當指導學生學會訂正方法,從而更好的訂正作業。
首先是計算訂正法,也就是逐步按步驟重新計算一遍。例如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學習多項式乘多項式時,很容易出現錯乘、漏乘和符號錯誤等問題。這時候教師就可要求學生不要跳步,按照課本上的基本定理來計算,即多項式乘多項式,要用左邊多項式的每一項去乘右側多項式的每一項,然后把所得結果相加即為所求。其次是圖像訂正法,也就是將問題中的關鍵點以圖示方式標注出來。數學是一門兼具邏輯性和抽象性的課程,很多知識點學生僅僅依靠抽象思考是無法解決的,這時候就可以畫出示意圖。例如在應用題“七年級(1)班有21名女生,比男生人數少1/4,請問七年級(1)班一共有多少學生?”,教師就可引導學生畫出示意圖,可發現女生人數占男生人數的3/4,可求出男生人數有多少,然后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相加即可。最后是反復訂正法,例如在學習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時,學生不能理解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區別和聯系,在做題的時候會頻繁出錯。
例如在題目“16的平方根是()A. ±2B. 2C. ±4D. 4”中。部分學生忽視“”的存在而選C,也有學生混淆概念錯選D。此題實質上是先求16的算術平方根4,然后求4的平方根,正解是選A。因此,要把握各概念的內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教師就可要求學生在作業訂正本上就同種類型的錯題進行反復修改訂正,直到真正理解并掌握為止。
總之對于不同的錯誤,學生要選擇恰當的訂正方法,方便自己的理解,以及后期的再次回顧。
三、 使用錯題集,使初中生及時回顧薄弱知識點
錯題集能夠較為集中的展現出學生過去的所犯錯誤,犯錯原因、常錯類型等,讓學生能夠較為直觀的面對自己的薄弱之處。因此每位初中生都應該準備一個錯題集,就作業中出現的錯題進行認真糾正。
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書寫數學錯題日記,即對于作業中出現的錯題有何感想,在訂正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與同伴分享的地方。為此教師可布置學生一周寫一次數學錯題日記,并鼓勵初中生在課堂上做口頭表述,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教師可把學生的所有錯題都整合到一起,建立完整的資源庫。這樣教師就可把所有的錯題都存到多媒體設備中,并借助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發給有需要的學生。畢竟初中生接觸到手機和電腦等的機會比較多,而且學生作業中出錯的題目比較集中,從錯題庫中抽取題目檢測學生學習情況,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當然錯題集中不僅僅有錯題以及正確的解題步驟,還應該在旁邊備注所用到的知識點,并寫出錯誤的原因。這樣初中生在總復習的時候,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學習效率。
四、 指導學生對錯題歸納總結,避免犯同類錯誤
要想真正發揮作業訂正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對錯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尤其是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能夠降低錯誤率,有效避免思維定式帶來的弊端。
例如在學習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知識時,“題目: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為a,b,c,且a2=9,b2=16,則c2為()A. 25B. 7C. 7或25D. 9或16?!辈簧賹W生考慮問題不全面,思維定勢,容易忽視a,c為直角邊,b為斜邊時的情況,故很容易選A。解答此題要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此題有兩種情況:當a,b為直角邊,c為斜邊時和a,c為直角邊,b為斜邊時,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正解C。為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作業中具體的錯題,要求他們對定理進一步熟悉和歸納,防止同類錯誤的再次出現。
總之,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比較密切,只有及時的總結
和反饋,才能有效連接新舊知識,深入思考和解決問題。初中生自身也應該善于總結,將錯題歸類,對自己不熟悉的知識點多加練習。
五、 對作業訂正設置分層目標,有效評價學生學習情況
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存在差異,這樣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就應該適量,對于有能力的學生,要在原有作業的基礎上,再布置一些拓展類題目,開拓初中生的思維;而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保持原有的作業量即可;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可適當減少作業量,僅要求他們掌握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并進行熟練運用。這樣能夠提高初中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他們因為作業太多而直接放棄書寫數學作業。
而在訂正作業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錯題情況,教師也要設置如下的分層目標:
為了在作業訂正過程中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目標,教師還應該規定訂正的時間和數量,這樣教師就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對在規定時間內超額完成規定訂正任務的給予加分;沒有完成規定任務的給予扣分。每周根據評分獎勵部分同學,尤其是進步比較快的同學,這樣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作業訂正中,教學效果也較好。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該時期比較敏感和叛逆,為此教師在對作業訂正進行分層時,要注意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避免他們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這樣就可注重分層目標的階段性和動態性,做到及時調整和更新,以滿足學生的上進心和求知欲望。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作業訂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利于初中生查缺補漏和攻克知識盲點,提高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而且對于創新思維的提高也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把作業訂正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提高學生自我糾錯能力,培養他們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小泉.七年級學生數學作業訂正環節有效性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2):24-25.
[2]薛金艷.去“偽”存真:一個不容錯過的教學資源——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作業訂正的現狀調查和實證研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5(12):27-30.
作者簡介:
黃光升,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清流縣城關中學。
o-bidi-font-family: 宋體'>[3]李敬.讓語文閱讀教學盛開魅力之花——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探究性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11).
作者簡介:
吳麗娟,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