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新 吳建海
摘要: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運用一些豐富有趣的教學工具,激發學生學習欲望”“鼓勵學生不懼怕錯誤,通過隨堂測驗彌補學習中的不足”三個方面入手,就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策略進行了闡述。旨在投礫引珠,誘發更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思考,進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策略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引導”策略;教學方法
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關鍵性學科,越來越多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將自己畢生所學的數學知識通過講堂傳遞給學生,以期使更多的學生學好數學,熱愛數學,并能夠投身于日后的數學研究領域中去。但是小學生們似乎并不領情,他們一方面抱怨數學知識繁雜難學,另一方面在課下也不愿意花力氣、下功夫去彌補自身學習中的不足。針對以上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取何種具體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改善這一問題,在教學的同時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值得每位小學數學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一、 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最終能夠掌握多少課本知識、是否能夠取得理想中的數學成績,都取決于他們在課上對知識的吸收程度。優秀的學生和學習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最大的差別在于,前者能夠在課上高效地掌握學習內容并將知識很好地進行展開和運用,而后者在課堂學習這一環節就出現了一些問題,無法做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因而學習成績自然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作為教師本人,如何幫助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高效地吸收書本知識,是每位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通過構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景,來引起學生展開對知識的思考,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帶著興趣和想要熱切了解知識的渴望,去投入到日常的課上學習中去。例如,在教學“分米、厘米”一課時,筆者首先引了一段例子:動物園要給不同的動物建新的居住環境,園區的飼養員要先去了解不同動物的體長,兔子體長2分米,天鵝最大的身長1.5米,猴子身高30厘米……學生聽到這段介紹后,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思考:有些動物的身長單位是米,有的是厘米,還有的是分米,它們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換算關系呢?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相關的知識,這樣的引入方式顯然比直接生硬的講解要好得多,學生通過這種方式獲取到的知識也深刻得多。
二、 運用一些豐富有趣的教學工具,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小學生雖然活潑調皮在課上不能做到長時間集中精神認真聽講,但是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卻很強烈,這也就是為什么年齡越小的學生越會對周邊事物產生疑問,并不停地問為什么,而隨著年齡的增大,越少的人去問或者說恥于問幾個“為什么”。隨著時間的流逝,成年人會對周圍的事物感到習以為常,已經“泯然眾人矣”。因此,教師應把握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黃金時期,找到一些可以切實吸引學生深入學習知識,激發學習欲望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和圖形有關的知識時,可以發給學生一些五顏六色的彩紙,讓他們用小刀、筆或者剪子,隨心所欲地在紙上制作出自己腦中想象的圖形,也可鼓勵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做出一些立體的和形狀相關的手工作品,讓他們在動手的同時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學生在剪裁色彩鮮艷的彩紙制作圖形的過程中,無論從感觀上還是思維上都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因此在課上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都沒有感到特別困難,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證。
三、 鼓勵學生不懼怕錯誤,通過隨堂測驗彌補學習中的不足
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認為小學生年齡還較小,并不像成人那樣擁有各種復雜的情感體驗,因此認為他們在犯了錯誤、受到批評之后,很快就會忘記不會太過在意。其實,小學階段的大部分學生都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和榮辱感,只是他們雖然在思想上很想改進但是卻因為懶惰、自律性差等原因,沒有進行有效的改善。但是他們內心深處,還是非常懼怕犯錯誤遭到班內學生嘲笑的。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經常向學生宣導在學習中犯錯的重要性,告訴他們人只要在不斷前行,就一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如果懼怕錯誤一直裹足不前的話,人類也就無法進步了,歷史上沒有哪一個科學家沒有犯過錯。但同時,筆者也會告誡學生,錯誤不可以重復出現,例如粗心這樣的習慣,只要認真改進、仔細檢查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此外,在每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筆者會采用隨堂測驗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當堂課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在教學完“小數乘小數”一課時,筆者給學生出了一張試卷其中有大量的計算題,在判分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對算理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確定小數乘法中小數點的位置,導致無法得出正確的算式答案。筆者在找出學生不足的同時,又幫助學生運用類比遷移的方法進行知識的鞏固,使他們很好地理解并消化了這一知識點。由此可見,出現錯誤并不可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錯誤中發現問題,在發現中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總之,引導式教學法是一種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潛力,促進其自主學習的有效教學法,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多運用,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欽瑜.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19).
[2]王愛玲.有效引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2(82).
作者簡介:
張玉新,吳建海,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裴家營高級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