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來自良好的思維習慣,而思維又起源于問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來獲取化學知識。本文主要從問題情境的含義及其作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和注意問題等方面進行初探。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問題情境;探究
新課程提倡探究式學習,而探究式總是圍繞具體的問題展開,即所謂的問題情境式教學。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高中化學教學效益最大化。因此,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 問題情境的含義及其在探究學習中的作用
對課堂教學而言,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促使學生去質疑問難。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就是要將化學事實或問題鑲嵌在一種真實或模仿的環境中,呈獻給學生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背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探究學習的前提條件就是問題,但是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問題意識薄弱,很難自己發現問題。此時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以學生為主體,扮演好引領、設疑、解疑的角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中去,這樣才有利于開展有效探究性學習。
二、 問題情境創設的方法
根據認知理論,教學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并通過這個過程來獲取知識。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創設問題情境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 利用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
化學知識廣泛地應用在衣、食、住、行等領域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從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入手來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例如:在學習焰色反應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煙花會呈現五顏六色呢?在學習酯類水解時,可以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洗潔精中加些溫水,去污效果更好呢?化學問題情境創設與生活知識相結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讓學生真正地樂學、愛學、會學。
(二) 通過實驗現象創設問題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知識的獲取離不開實驗,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引導學生做金屬鈉與水的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創設如下的趣味問題:金屬鈉為什么會在燒杯中游動?誰是“幕后推手”促使鈉游動呢?;又是誰施展了“魔力”使燒杯中的溶液由無色變成了紅色?借助實驗現象設置有趣的問題,能自然地激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進而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 追蹤社會熱點創設問題情境
環境問題、食品安全以及科技成就等是當今社會的熱點。例如:酸雨、光化學煙霧、溫室效應、載人航天飛船等。我們可以選取適當的熱點問題創設問題情境,這樣的問題深入人心,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合金時,創設問題情境:聯系我們的生活,常見的合金有哪一些?根據它的用途,請你談談它有哪些性質?在學習復合材料時,可以和航天、航空領域聯系在一起,開拓學生的視野。
(四) 運用多媒體等教育手段創設問題情境
1. 動畫問題情境
借助多媒體,我們可以把微觀事物直觀化,化抽象為具體,體驗感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例如:動畫展示ZnCu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提出問題:(1)電子是如何產生的,其在裝置中如何移動?(2)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如何移動?在學習原子結構的時,也可以通過flash動畫的展示加深學生的印象,進而提出問題:(1)原子由什么組成,原子帶電嗎?(2)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等量關系?
2. 錄像問題情境
有些存在安全隱患或者實驗現象不明顯的實驗,可以通過錄像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例如:從觀看K、Rb、Cs和H2O的反應錄像,提出問題:對比這些物質和水的反應,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對于工藝生產的流程,我們也可以化靜為動,通過視頻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例如:從海水中提取鎂、溴,海帶中提取碘等。觀看前向學生展示了如下問題:(1)該生產過程可以歸納為幾個環節?(2)請寫出每一環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或者離子方程式。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3. 表格、線圖、圖片問題情境
線圖、表格有利于培養學生歸類、比較、分析能力。例如:以工業合成氨為例,學習化學反應條件的優化時,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從反應限度和反應速率兩個角度來引導學生分析。
三、 問題情境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一) 問題情境的設計要有層次,避免存在“偽問題”現象
如果問題太簡單,太淺顯,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相反,如果問題太難,學生會無從下手,最后也會放棄思考,對教學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做到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力所能及”地加以解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 問題情境的創設要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
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全部的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課堂教學應該回歸生活,這樣背景下的問題情境能使課本知識變“活”,便于學生接受,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三) 問題情境的設計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設計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或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由表及里認識其本質,為學生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思考,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地剖析教材,結合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發展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合理的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避免為了提問而提問。創設的問題要有層次性、生活性、趣味性,這樣才能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新課標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實。
參考文獻:
[1] 王超.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提問[J].化學教學,2001(5):17-18.
[2] 經雪茜.新課程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切入點探析[J].化學教與學,2011(5):57-58.
[3] 吳洪明.試論問題情境式教學與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J].學科教育,2001(3):32-35.
[4] 畢華林,元英麗.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化學教育,2000(6):10-12.
作者簡介:王方麗,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