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新課標七~九年級階段目標要求,針對中學美術教學具體特點,嘗試通過手繪線條教學實踐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表現力、創造力和想象力能有個性地表達出來。
關鍵詞:獨特性;個性;個性發展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手繪線條對中學生而言,無論層次如何都能表達。在手繪線條教學中,為促進學生個性形成、發展,我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初步的探索與研究。
一、 強調學生感受和體驗的獨特性
作品要具有個性應保證感受和體驗的獨特性,是培養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方面。老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展現獨特個性,發揮創造力。在《漫畫》這一課中,為了使學生得到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先講解一下頭部的基本結構,讓學生對頭部有一定認識。然后請學生拿出課前要求準備的鏡子仔細地觀察自己并比較與別人在相貌上的異同,感受每個人的相貌都有一定的特征,感受人物頭部的特征主要是通過臉型、五官和發式的特征表現出來的。感受我與你、我與他及你與他的不同。在繪畫過程中,強調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整個繪制過程中始終要保持這種感受和體驗。運用漫畫“夸張”的特點,來描繪同學的相貌特征,結果有的同學把眼睛畫得很小,有的同學把嘴畫得很大,有的同學把頭發畫得很爆炸,有的同學把臉型拉得很長等等。這樣學生畫出來的形象自然富有個性。
二、 強調創作過程的獨特性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意味著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一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
在指導學生用線條表現物象時,我要求學生樹立求異的想法,大膽表現,盡可能不與人雷同,以保證創作過程的獨特性。在《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這課中請學生以圓形為基本形進行聯想并畫出來,再從聯想到的圖形進行再聯想,引導學生以圓形為基本形進行聯想的第一個形象就不必拘泥于外形是圓形,可部分是圓形或與其相關就行。要運用聯想,大膽地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學生畫出來一看真是五花八門:從圓形開始的第一個形象有畫電吹風的、有畫直升機的、有畫向日葵的、有畫蝸牛的、有畫熊的等等,發散性思維調動起來每個人的想法都是獨特的,畫出來的形象也就獨特富有個性。
在《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的多視角表達》一課中,老師拿只運動鞋,請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感受,接著把鞋藏起來,學生根據記憶和理解畫出來;把同一只鞋的多視角表達作業放在一起,分析同一物象,視角不同呈現出來的形象不同,手繪線條圖像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角度。在表現鞋時,既要表現出鞋的外形,又要表達不同角度,不同局部的造型,包括鞋如何縫制等,同一物象最終呈現的畫面不同。學生認識到同一形象“可以表達這一面,也可表達那一面,那我要表達哪一面”引出求異的想法,掃清了學生思想上的障礙,在創作中將個性融入,表現同一物象每個人觀察的角度不同,呈現的畫面則不同,每一畫面都是獨一無二的是學生個性的表達。
三、 注重表現方法的獨特性
“美術教學應該讓學生有發揮個性的自由空間,應該激發學生所有的知識儲存,鼓勵學生有個性的表現。”
在《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這課,課前我請學生觀察一種花卉的特征(指定幾種中選擇),在課堂中用線條表現出來。隨后展示花卉的線描圖請學生欣賞比較,引導學生觀察線的疏密、方向、排列組合、力度、情感等表現方法的不同,觀察大師的手繪線條作品與自己的手繪線條作品比較一下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相同物體用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出的效果不同。通過欣賞大師作品,遷移到學生作品拉近創作距離。學生認識到同一內容“可以這樣表現,也可那樣表現,那我要怎樣去表現”引出求異的想法,學生從思想上轉變了,就會將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表現中去,同樣是表現花卉,每個人表現的就各不相同富有個性了。
四、 注重結果的獨特性
美術作業沒有標準答案,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出自己的想法,我始終要求學生樹立與眾不同的想法,作業要獨一無二,不可抄襲別人,要不作業就失去意義。
在《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的多視角表達》一課中我要求學生課后去尋找最能體現校園特色的一角把它表現出來。作業展現出來真是各具特色:有表現校門的、有表現教學樓的、有表現迎賓松的,有表現池塘的等等。同為表現校門卻又不相同:有表現正面的、有表現側面的。同為表現正面卻又不相同:有的把校門表現得很高大以顯示對校園的崇敬之心、有的把校門表現得很寬以表達校園向大家敞開,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他們的想法都很獨特,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學生們注重自己的感受、體驗,注重創作過程、表現方法的獨特,表現的結果自然獨特,是情感的個性表達。
五、 客觀的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與反饋功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在評價中多鼓勵,少指責,如“你畫得很有特點,要是線條可以再流暢一些,畫面會更好!”……語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完善畫面;評語多樣化并有針對性,避免千篇一律無特色。通過這樣的評價,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能有個性地表達出來,這正是教學目標所要達到的內容。
六、 結語
我主張發展學生個性,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強調過程、方法、結果的獨特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求異思想;采用客觀的激勵性評價;給學生自由、寬松的環境,但不是放任自由。在手繪線條教學中針對想要表達的內容表達不清晰的同學,拿一些表達優秀的作品給他們看,告訴他們“還能這樣表達”。對一些線條不肯定不流暢的同學,拿一些線條優秀的作品給他們看,以引導他。這些做法要經常用,才能讓學生逐漸形成并完善自己的個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鄧泰平,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