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也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語文教學不再單單注重客觀的文學常識的傳授,反而轉變為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文學修養的培養。朗讀作為提高學生語文文學修養的一大重要途徑因此被列入語文日常教學中并占據重要地位。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成為語文教師教學的一大重要任務。有效的開展朗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包括:加深學生文章印象,切身感受文章美感,強化學生文章理解。
關鍵詞 朗讀教學;小學語文;文章印象;文章美感;文章理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59-01
因素質教育的推進,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日益重要。而朗讀作為提高學生語文文學修養的一大重要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日益重要。這一變化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有效的開展語文課堂朗讀教學。但由于教學情況的復雜性與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如何有效的開展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成為困擾廣大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基于此種情況,筆者特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的開展課堂朗讀教學,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加深學生文章印象
開展朗讀教學對于學生具有眾多影響,而這些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深學生對朗讀文章的印象。通過朗讀,學生可以有意識的多次重復這篇文章,從而通過有情感有態度的朗讀獲得對這篇文章不一樣的印象。當學生觸一篇文章時,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印象就是第一次閱讀獲得的印象,而當學生將書面上的文章內容進行了聲音的朗讀后,他們獲得的不再單單是眼睛看到的知識,而是多感官的印象。因此,朗讀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從而有利于學生理解、背誦等。
例如,在開展《自己的小路》這一章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朗讀教學加深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印象,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所有的夢想交匯在一起變成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在追逐各自夢想的道路上,會有不同的朋友陪伴在我們身邊,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所以作者希望孩子們能勇往直前、克服苦難,歷經風雨,最后找個屬于自己心中那幅最美麗的風景.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朗讀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二、切身感受文章美感
文章作為作者寫出來的表達自身情感或者某種觀點的一種材料具有不同于視頻、音樂等的審美效果。學生通過朗讀文章,可以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某種心情,或高興,或憤怒,或悲傷,或恐懼。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可以使學生將自己帶入到作者的那種情感氛圍中,從而切身的感受文章所具有的美感。這里需要注意,文章美感的獲得不是學生自己可以輕松獲得的,需要教師的指導,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感情進行糾正,從而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情感符合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
例如,在講授《李時珍與〈本草綱目〉》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朗讀來切身感受文章所傳達的美感。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李時珍創作《本草綱目》這一醫學著作時的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朗讀“李時珍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物……”這一段內容,增強學生對李時珍優良品質的理解,從而更好的理解李時珍創作《本草綱目》時的不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集體朗讀,體會文章所具有的激勵情感,從而引導學生更好的欣賞這篇文章及其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切實的感受這篇文章的美感。
三、強化學生文章理解
教師有效的開展朗讀教學可以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對于文章的理解需要學生仔細的閱讀文章后了解文章的大體含義,然后通過朗讀加深文章的理解。需要注意,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有人喜歡下雨天,而有的人討厭下雨天一樣。同一篇文章,教師不可以要求學生具有相同的理解,不可以抹滅學生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但是,教師也有注意引導,為學生理解文章指明大體方向,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講授《愛因斯坦與小女孩》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朗讀教學強化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這篇文章主要講授了在科學領域處于偉人地位的愛因斯坦向一個12歲的小女孩學習穿衣要領和整理房間的方法的故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愛因斯坦和小女孩說話的語氣與態度。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朗讀,引導學生利用符合愛因斯坦形象的語調進行朗讀,從而更好的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情感態度,強化學生對愛因斯坦精神的理解。
總之,朗讀作為提升學生文學修養的一種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成為眾多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朗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達成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時不時的進行滲透,并且有耐心,有毅力,有方法的進行培養。有效的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朗讀文章的印象,切身感受文章的美感和強化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竇素平.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7(08).
[2]楊紅月.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