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波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和深化,初中數學教學迎來新的挑戰和變化。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開展離不開師生互動環節,通過師生互動可以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使得他們可以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逐漸地提升自身的學科成績。本文從從目前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現狀出發,結合我多年從教經歷,對如何促進課堂師生有效互動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30-01
數學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不單是教材學科內容的探討,更是心靈和心靈的碰撞。只有積極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才可最大限度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和價值。師生互動環節的有效開展是整個課堂的重要組成,影響到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加以重視,立足教學現狀不斷地提高互動的效率。
一、初中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現狀
在當前階段的初中數學課堂中,很多因素制約了課堂的效率。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很多教師認為數學課堂只要把教材里的知識告訴學生就行,“教師講學生聽”成為教學過程的全部,學生沒有選擇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樣使得學生在學習上對教師形成嚴重的依賴,一旦遇到問題就束手無策,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其次,師生互動脫節,實效性差。師生互動向來被認為是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受到教師們的重視。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因為不夠靈活、缺少針對性、形式單一等原因,使得師生活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初中數學課堂開展師生互動的重要性
師生互動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了初中數學的課堂效率,有效的師生互動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益處。對于教師來說,師生有效互動可以調節課堂節奏,讓本枯燥、理論性強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在愉悅中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減少了教師的教學負擔,讓課堂更加高效;對于學生來說,互動環節讓他們發揮了在學習上的主體性,從一個“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參與尋求新知”的角色,通過互動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進一步深化了課堂知識,也實現了鞏固新知的目的。所以,數學教師增強課堂師生互動的有效性迫在眉睫,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
三、初中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的具體策略
1.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互動環節
不同學生對同樣的數學內容學習和理解速度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互動時可以進行差異化的互動。課堂提問是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經常使用到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不同層次的提問,能夠最大可能地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參與進課堂中,對有關問題進行思考。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相交直線所成的角》部分內容時,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互動環節:第一層次互動:利用課件展示了有關對頂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來掌握數學概念。這一互動環節旨在讓學生理解相交直線所成的角意義,理解對頂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我請學生上講臺,用手指指著圖片來為其他學生講述相交直線所成的不同的角,這部分的互動針對的是班里數學成績較差的一些學生。數學概念的理解是本節課的基礎教學目標,通過這一方式的互動可以讓他們獲得在數學學習上的自信,因為基礎題目他們基本上都可以答對,即使出點小差錯在我的暗示之下也可以得到及時改正,最大限度地讓他們可以參與到師生互動中。第二環節互動:我提出問題“假設直線AB,CD被MN所截,誰能上來找出圖形中相等的角或互補的角展示給大家?”這一互動環節考查學生是否能準確地找出三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八個角的關系,針對的是數學能力中上等的部分學生,鍛煉他們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通過對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來設計互動問題,讓每名學生都能參與進課堂互動,知識得到增長。
2.注重豐富師生互動的具體形式和手段
在眾多學科之中,數學一直被認為是比較難學的科目,一方面這是由數學學科特點決定的,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有一定影響。前者我們無力改變,但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教學內容的特點去靈活、配合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形式豐富的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參與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之處。
在我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除了使用較為普遍的課堂提問外,我還經常利用眼神、肢體動作、情感等與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滲透在整個課堂環節之中。例如在《相交直線所成的角》的分層次提問互動過程中,在提出問題之后,我就用眼神示意了坐在前兩排的學生,鼓勵他們上來解答,在完成解答后我帶領全班學生為他們主動舉手的勇氣鼓掌,有的學生因為緊張或粗心出現了錯誤,我也在語言上進行了鼓勵,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展開師生交流,營造了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總之,教師要從師生互動的角度完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用好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巧設互動環節,豐富師生互動的形式和手段,那么終會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課堂質量提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孫崴,劉學敏,關玉兵.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反饋課堂——以初中數學課堂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8).
[2]仇曉鵬,杜學元.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性別差異的現狀及成因分析[J].宜賓學院學報,200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