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娟 耿修超
【摘要】有效的班級管理是班級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為班級管理者和經營者,班主任必須要對此加以重視,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班級管理。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班級,這個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調皮惹事,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更需要班主任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在實際教育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班集體健康全面發展。本文在此基礎上,就小學高年級班集體管理策略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 高年級 班集體 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211-02
一、小學高年級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獨立愿望增強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經過多年的教育,具備了一定的思想,渴望自己被人們看作“大人”,而且這個時期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待人處事的能力和自主獨立的愿望。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老師和家長可以給自己自由,讓自己能夠獨立去處理各種大小事。而且在這個階段,學生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逐漸與家長疏遠,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拉幫結派、頂撞家長、叛逆和自作主張等。
(二)學習壓力增大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除了有越來越繁重的作業,面臨的升學壓力也越來越大。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一個好的初中,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會給孩子不斷施加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小學生變得焦慮和煩惱。而小學生自我調節能力非常差,所以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既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發展,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難度。
(三)情緒多變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有著旺盛的精力,好像有永遠都用不完的力量,充滿著無限的活力。但是這個時期的學生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而煩惱,也會因為即將進入青春期而迷茫,會因為成長的未知而彷徨,還會因為生活的壓力而感到不安。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情緒非常多變。
二、小學高年級班集體管理策略
(一)堅持以人為本,公平公正管理班級
學生是教學管理活動中的主體,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給學生創建一個公平公正的成長環境。從目前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情況來看,很多班主任不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而且經常忽視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有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對于那些成績拔尖的學生會表現出明顯的喜愛,而對于那些成績墊底的學生會表現出明顯的厭惡。這種方式會讓學生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不利于班集體的管理。班主任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在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從事件的整體入手,對待學生發生的錯誤要做到公正、客觀地去對待,幫助學生形成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
(二)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增強學生集體觀念
小學高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這個時期的學生渴望獲得更多的自由。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管理,這樣既能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又能在提升班級管理效果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每個班級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些小組長和重要班委。在進行班委選舉的時候,班主任可以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這種方式選取出來的班委干部更容易讓學生信服,方便對班級和學生的有效管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自由空間,通過“以兵帶兵”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生的集體觀念。學生在這個大集體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準確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重視師生關系優化,營造積極和睦的班風
班主任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重視師生關系的優化,結合實際情況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范。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主觀意識,所以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可以針對一些典型的現象和問題進行監督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促進班集體的良好發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要經常和學生談心,一旦發現學生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解決。長此以往,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班級氛圍也越來越健康、和諧。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帶頭模范作用,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實現班級管理效果的全面優化。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班集體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要積極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將教育管理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對班級管理策略進行深入探索,發掘適合本校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新渠道。
參考文獻:
[1]郝紅梅.淺析如何做好小學高年級的管理工作[J].學周刊, 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