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現代創造理論,創新技能既不是在傳授后學習到的,也不是手手相傳學習到的,是學習者在自身求知欲望的驅使下進行思維爆發最終“覺醒”的一種行為技能。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學生創新技能的培養,教師可以借助教學方法的改善,激勵學生在求知過程中通過親身參與,實現對創新思維的技巧的感悟,最終實現對學生創新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技能
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通過對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重視程度的提高,現代教育理論改變只重知識教學,忽視過程教學的思想,要求對結論的產生過程進行有效展現,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探討過程中,既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同時還可以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 改變傳統知識傳授,進行解題順序探究
中科院王梓坤院士說,針對科學家的發明創造,我們只關注結果理論,對整個探究過程中的假設猜想忽略不計,這是一種浪費,其間蘊含很多經驗教訓。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地進行概念的推理、解題順序的探究。通過學生對概念和規律等的探究過程進一步產生“再發現”“再解決”的創新思維活動。通過學生對知識探索過程中的偏差、困難的體會受到思想上的啟迪,最終實現對學生創新技能的培養。
在“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的教學中,筆者借助圓形紙盤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對圓盤的數量進行定位,學生回答“1個”。其次,筆者用簽字筆在圓盤上畫出兩條直線,將圓盤分為四等分,筆者詢問學生“現在是多少個呢?”一名學生積極回答“四個?!钡橇硪粋€學生馬上進行否定:“還是1個圓盤?!逼渌麑W生表示贊同。接著,筆者說道:“也就是說,這還是1個圓盤,但是被分割成了4份對嗎?”學生表示贊同。筆者將黃色膠帶粘貼在圓盤四份的其中一份上并詢問學生“粘有黃色膠帶的占圓盤的多少呢?”學生回答“四份中的一份?!惫P者總結道:“四份中的一份,也就是說是1分圓盤的四分之一份,對嗎?”學生又拿出1個黃色膠帶粘貼在圓盤的另一處,說道:“現在黃色膠帶占圓盤的四分之二?!蓖ㄟ^筆者對圓盤整體以及分份的介紹,學生對單位1能夠有效認識。同時,通過對分數產生的推理,學生能夠對數學分數知識進行理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引導,組織學生進行新知識的理解,實現學生對概念推理的記憶,最終實現對學生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 擴大學生信息儲備,激發學生創新思想
新想法的產生都是根據對舊知識的結合產生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避免單科的思想,將各種知識進行互相貫通、融合滲透,進而擴充學生的信息儲備量。學生根據自身知識的重組,促進新思維的產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擴展,產生創新思想,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扇形統計圖”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在相關內容的教學后,借助扇形對幾何圖形的知識進行簡單介紹。筆者詢問學生:“扇形統計圖是對圓進行半徑劃分產生的,那么假如從圓的中心進行曲線劃分,會產生什么圖形呢?”學生開始進行竊竊私語,于是筆者組織學生進行探究討論。10分鐘后,筆者請學生代表進行發言,“可以產生圓環,大小不一?!逼渌麑W生紛紛表示贊同。這時,筆者看到有一位學生懷著疑惑的目光,于是,筆者請這名學生進行觀點介紹:“可以產生橢圓形?!卑嗌蠈W生產生疑惑,筆者讓該學生進行演示,原來,該學生改變其他學生那種圓形分割法,將筆者所說的曲線圖形換成橢圓,最終實現橢圓形的切割。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知識的深化與擴展,通過知識之間的連接實現對其他知識的學習,在擴充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最終實現對學生創新技能的培養。
三、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創新思維平臺
創新思維的產生是基于一定的知識寬度產生的,因此,在網絡發達的當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網絡、電子圖書館等的學習。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打破學科間的隔閡進行整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產生提供廣闊的空間,也就是對創新思維平臺的提供。
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對學生的知識進行擴充以及進行能力的培養,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即可以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深度記憶,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圓柱與圓錐”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知識的預習,筆者在課上讓學生進行相關概念的陳述。學生在介紹本章內容后還提到了棱柱與棱錐的知識,“圓柱與圓錐側面是曲面,而棱柱與棱錐側面是平面?!睂W生說道。
通過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學習,既可以實現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同時還可以進行知識的并列延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開發。
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背景下,創新教育不容忽視。因此,教師應梳理創新教學意識和觀念,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實現對學生創新技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孟曉燕.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創新技能[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2):191.
[2]馮濱.改進數學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技能[J].學苑教育,2016(09):55.
作者簡介:
羅剛,四川省內江市,四川省資中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