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能增大課堂的容量,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進而能讓學生對圖形有著全面的認知,并能直觀、真實地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本文主要以高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出發(fā)點,探究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信息技術;運用
當今社會進入到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但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更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本文主要概述高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細節(jié)。
一、 信息技術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使用網絡化的教學資源,能更好地豐富教學內容,也能提升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網絡資源的獲取中,不斷地充實自己的課本上的知識點學習,能更好地填充部分知識空白。且通過網絡資料的延伸補充,能讓學生對抽象的事物有著更多的認知。教師為讓學生對部分知識點有著明確的認知,可以通過圖表、圖像或者三維圖形的方式將其表示出來,通過直觀的展示,讓學生能理解知識要點。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自身的枯燥性,教學中若教師能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相關的知識內容以直觀的形式進行展示,相信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開展教學活動,能更好地將數學的本質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例如,教授三角函數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借助計算機對三角函數的形狀進行模擬,能通過數值的變動變化出三角函數的圖形變化,并能展示出三角函數間不同的自變量數值對三角函數圖形的影響。立體幾何教學活動中,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更多,能讓學生通過大屏幕觀察到立體圖形的特點,并能利用Flash給學生展示動態(tài)的圖像,使得學生能360度無死角的看清圖形,為今后的講解和做題奠定基礎,并能降低學生因為想象而產生出對圖形的認知偏差。教學過程中,通過網絡教學內容的充實,能讓學生對課程教學產生興趣,且其提供的豐富內容,會降低學生學習的厭煩感。
二、 抽象知識具象化
教學效率的提升必須要以良好的課前準備作為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必須要盡可能地將所有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都考慮清楚,將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做好準備。這便需要教師對于教材內容必須要做到深入了解,對于知識體系當中的聯(lián)系以及這些聯(lián)系當中的價值做到清楚掌握。教學當中必須要有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必須要對如何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有清醒的認識。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教師在教學目標上更加應當保持清醒的認識,要將傳統(tǒng)教學當中的教學目標作為重點,結合現(xiàn)代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對其進行有效實現(xiàn),要將信息技術的高效性在教學工作當中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
例如,在教學應當設計一個良好的知識點引入方式,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其形象展示的能力,將抽象知識具象化到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于知識點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如,進行橢圓第一定義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時,通過實驗進行概念引入便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當中,如果想在一次實驗當中便能夠發(fā)現(xiàn)離心率e對于橢圓的形狀具有怎樣的影響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來對這一實驗進行展示。在保持長軸不變的情況下,逐漸縮小焦距,這時整個橢圓的形狀便會在幾何畫板當中出現(xiàn)變化。通過對這種變化的觀察,學生便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到離心率e對于橢圓的形狀到底有何種影響。
幾何畫板在畫圖方面非常的便捷,學生只要調整指數,便能夠將課件當中的圖像進行調整。當電腦上呈現(xiàn)出來多種多樣的圖像時,學生的興趣便會被其所吸引,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通過這種調整,學生將會發(fā)現(xiàn),指數為技術的圖像與指數為偶數的圖像是不同的兩種類型。還會有學生發(fā)現(xiàn),分數指數當中,影響圖像的因素便是分子分母的奇偶。這樣,教師僅僅需要引導,學生便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得到冪函數相關的各種性質。
三、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課程當中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能夠更加形象地將抽象概念具象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準備相應的學習工具,如計算器等等。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加強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視圖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當中高效的圖形編輯能力,將圖形進行移動、翻轉,對圖形進行顏色上的區(qū)分等等。另空間圖形的變化,教師能夠將空間圖形變化成多種形式進行展示。通過結合重點知識的解說,可以更好地向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傳授。在多媒體技術的利用上教師還可以存儲好很多圖形、題目以及針對各種問題所作的分析。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隨時進行調取,提高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 結束語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能為教學帶來新的契機,能讓學生深化知識點認知,也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圖形的變化情況。但要注意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整合之路依舊漫長,很多問題仍需解決,所以廣大教師需要繼續(xù)努力,進而能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應用到數學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郭衎,曹一鳴.高中數學課程中信息技術使用的國際比較——基于中國等十四國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12-13.
[2]藍善貴.淺議如何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J].才智,2013(16):31-32.
作者簡介:
孫海燕,江蘇省鹽城市,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