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前小學階段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也逐漸成為音樂教學工作者們關注的焦點。本文立足于小學音樂情境教學的情境創設,首先介紹了創設和諧學習氛圍的策略, 然后分析了語言在情境創設中的作用,其次介紹了運營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最后則闡述了通過課堂競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意愿的措施,希望能夠為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小學音樂 情境教學 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233-02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性格與審美意識成型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具有感性高于理性的特征,其興趣更是遠遠的高于意志力。針對這個時期的學生開展音樂教學,除了根據教材的目標與要求進行知識教育外,還應該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為了進一步介紹小學音樂情境創設的具體策略和方法,筆者試著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創設和諧學習氛圍
激發學生對于美的感悟不但是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同時也是小學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除了重視常規的課堂流程教學外,還要在學生的心中種下發現美的種子,讓學生經歷發現美、了解美和創造美的過程。[1]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不但可以通過教師在課堂中講故事、放音樂,更可以通過與學生討論音樂知識來進一步深化其參與的程度,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比如在進行一些民族風格的歌曲教學時,我常常會播放一些其他的類似歌曲,讓學生回憶一下生活中接觸到的民族方面的內容,然后大家來一起交流、討論。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們就被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所感染,不但通過交流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其對于世界的認識,同時也借著良好的學習氛圍釋放了自己的天性,融入了課堂更是融入了音樂當中,從而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語言在情境創設中的作用
語言具有魔力,其更是在情境構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將音樂的魅力使用語言講述出來,不但可以引起聽眾的共鳴,更是能夠促進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通過豐富的音樂語言看到音樂的本質,對于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在使用語言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重視語言的通俗性,盡可能不要選擇一些過于夸張的語言以及描述性較強的語言,這些語言不但缺乏吸引力更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語言的使用特征也要符合小學生的審美需要,選擇一些節奏明確以及流暢的語言,即使不那么精彩與美輪美奐,依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情境創設效果,獲得學生的共鳴。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幫助,教師可以運用聲、光、電以及影等元素來進一步強化課堂的畫面感,將一些抽象的音樂元素轉化為學生更喜聞樂見的具象化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對于情境的理解與解讀能力。[2]另外,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還應該盡量做到流程優化,不可以過分依賴于課件進行教學,那樣不但會出現華而不實的問題,同樣也不利于開發學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一次教學活動中,我準備給學生們放一些革命時期的歌曲來提升其家國情思與愛國主義情懷。在課程開始之前,我首先播放了一些革命時期的短片,在這些短片當中,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與貢獻,再配上相應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到了那種獨特的情懷。然后再轉入革命時期的歌曲,如《保衛黃河》等歌曲,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音樂的震撼力以及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從音樂的發展、創設背景以及作者的內心世界等角度對歌曲進行了全面的賞析。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每一個同學都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與熏陶,更是在審美能力上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四、通過課堂競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愿
課堂競爭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其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競爭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投入到比賽當中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為了提升課堂競爭教學的效果,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既要綜合運用競爭與游戲的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參與意識,更要借助于小學階段學生參與性強、好奇心重以及榮譽感強的特征來開展教學工作,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其課堂的參與程度,同時也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另外,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音樂教學當中融入一些互動性同樣可以讓課堂變得富有意義和豐富多彩。
在一次教學實踐中,筆者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一些樂器,最初是想要直接拿來幾種樂器在講臺上展示給學生,再配合多媒體進行教學以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后來考慮到如何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與學習印象,于是就對教學流程進行了重新設計。首先,在課堂開始之初,我組織學生們觀看了想要展示的幾種簡單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通過多媒體展示了其動作要領以及節奏的控制策略。其次,在完成播放后,我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組別,每一個組上臺領取手鈴、三角鐵以及小鼓,然后按照教師打的節奏進行表演,最后看哪個小組表演的最好。最后,在課堂結束時,筆者對于學生們的表演給予了肯定與表揚,然后對于學生在打節奏的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根據節奏自己打了一遍來作為示范,從而提升學生對于正確操作的認識與理解,進一步深化教學的實際效果。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活動,盡管沒有太多復雜的流程,卻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樂器操作能力,更是激發了學生對于樂器的好奇心。另外,通過競爭教學,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合作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這對于其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以及增強自己的藝術審美水平同樣具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創設情境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課堂參與程度,同時對于深化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與美育功能,提升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也試著從創設和諧學習氛圍、重視語言在創設中的作用以及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完善課堂競爭環節等角度對于小學音樂情境的創設措施進行了闡述,也希望能夠為小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志嬌.小學音樂情境教學創設的藝術分析[J].好家長,2017(41):185.
[2]高晶.簡析小學音樂情境教學創設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6(35):154.
作者簡介:蘇露珠(1992-),女,漢族, 甘肅定西,二級教師,本科,甘肅蘭州新區第一小學,研究方向: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