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虹
摘 要:初中生物是初中的重要學科,生物教師應從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能動地采取具體的課堂導入策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意課堂導入的優化,將學生帶入生物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課堂導入;教學情境;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0-0065-01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實施多年,但部分教師對課堂導入仍不夠重視。他們或是不實施課堂導入,或是只簡單實施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極為重要,它關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關乎學生新課學習興趣的培養,關乎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激發。因此,一線教師普遍重視課堂導入,在備課階段對課堂導入進行精心設計,從而使有效課堂導入引領教學質量的提升。如今,關于初中生物課堂導入的研究有很多,受相關研究啟發,本文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導入進行探究。
一、談話導入法
談話導入法是最為常見的課堂導入方法,該課堂導入方法實施起來較為簡單,可以進行靈活運用。研究表明,談話導入法更多使用的是語言藝術,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使用談話導入法時,需在教學語言的運用方面多下功夫。例如,教學“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時,生物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可設計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身邊有多種多樣的生物,你們能說說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生物有哪些嗎?”這個問題較為簡單,學生回答起來也很容易,但需要認真回想。經過幾秒鐘的認真回想,有學生說:“在生活中我經常能看到貓啊、狗啊,還能看到青菜、蘿卜、蒲公英等。”有同學說:“能看到魚、蟲子、飛鳥、蔬菜等。”……同學們回答踴躍。學生們的積極參與讓人感到欣慰,教師微笑著說道:“確實,我們身邊的生物很多,但這些生物是可以分為幾大類的,學完本節課后大家一定會對我們周邊的生物有更多了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內容就是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請大家與我一起打開課本,進入今天的學習……”
在上述教學片斷中,生物教師采用了談話的方式實現了課堂導入。這樣的課堂導入雖然并不出彩,但卻調動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由此可以看出,談話導入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謎語導入法
所謂謎語導入法即教師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實現新課導入。研究表明,謎語導入法的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普遍對謎語導入法頗感興趣。所以,初中生物教師應尋找合適時機,積極采用謎語導入法促進課堂導入質量的提升。例如,教學動物的類群“魚”時,生物教師在備課階段可采用謎語導入法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當然喜歡!”“很好,老師今天也想出幾個謎語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究竟有多聰明。”說話間,生物教師便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下謎面:一把刀,順水漂。有眼睛,沒眉毛。(打一動物名)。這樣的謎語對于初中生而言確實不算難,他們通過簡單思考即可給出謎底:魚。同學們猜出第一個謎語后,生物教師又相繼在黑板上出示了如下謎語:有頭沒有手,有尾沒有腿。能行千里路,不能離開水。(打一動物)。該謎底無疑也是“魚”。但重要的不是學生能不能猜出謎底,而是他們在此過程中能不能享受到快樂。觀察中不難發現,學生在此過程中是快樂的。而生物教師正好可借助學生的這種快樂順利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新課內容為‘魚,學完本節課后大家會對魚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具體的課堂導入實踐顯示,謎語導入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能提升課堂導入質量。值得注意的是,謎語導入法并不適合于所有的新課導入,因此,生物教師在選擇采用謎語導入法時應慎重考慮,不能盲目運用。
三、多媒體導入法
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多媒體已成為學校的標配。多媒體可以讓課堂教學呈現更高質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生物教師可采用多媒體導入法進行課堂導入。例如,在教學“細菌”時,生物教師可用多媒體播放一段侵華日軍使用細菌戰的影視片斷讓學生觀看。看到很多人被細菌戰奪去了生命,學生對侵略者無比仇恨。教師可借此導入新課:“細菌很小,需要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接下來的多媒體視頻就為大家呈現一些有關細菌的影像。”學生并未如此真切地看到過細菌,因此他們的目光極為專注。教師運用多媒體,成功實現了課堂導入。
多媒體導入法具有科技感,能帶給學生直觀的視覺刺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生物教師可積極采用多媒體導入法實現課堂導入,讓課堂導入呈現出更大成效。
四、結束語
事實上,可運用于初中生物課堂的導入方法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三種。初中生物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可采用游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實驗導入法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每一種課堂導入方法都是有效的,但要真正發揮課堂導入方法的切實作用,初中生物教師還需依據具體新課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課堂導入方法。唯有課堂導入方法符合新課教學實際,方能凸顯課堂導入方法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邱達光.芻議初中數學課堂導入方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5(02).
[2]余春山.基于生活走向科學: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的途徑[J].教書育人,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