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鑫
【摘 要】筆者探究《初中音樂課堂創編環節》這一課題目的是為了全方位培養中小學生在音樂課堂里的創、編、演的即興能力和群體合作意識。對于當下初中音樂課堂新課改教學與教材的分析,及學生對學校音樂課堂教學現狀的反饋來引出整篇文章論點:創編環節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并解決相關問題:創編環節是如何有效運用到初中音樂課堂之中。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創編環節;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2-0131-02
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導下便成為了實施美育的一條重要途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內在潛能,其中音樂課堂中的創編環節在如今逐漸得到高度重視。
一、創編環節內涵特征
在本文中,創編環節主要體現在:師生共同完成“創編”教學環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給予思路和方法來協助學生共同開展創編活動。通過教學內容的呈現,教師能夠啟發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來大膽創編,可以是小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是師生互動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其意義主要表現在:
(一)教學對象層面。師生創編的合理實施能夠激發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音樂課程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以至于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甚至能夠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愿意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更好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收獲更多的知識。
(二)教學課堂層面。設置一些高效率的創編活動和特點鮮明的構思設計對當今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具有深層次的意義。創編環節的設計能讓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課堂,課堂氣氛也就更加活躍。
(三)教學改革發展層面。師生創編環節的開展是音樂新課程的一種教學新理念,不但能夠促使學生對音樂知識有進一步的見解,還能讓音樂課堂達到優質效果。這一教學環節的實施,有利于音樂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
二、創編環節現狀分析
(一)注重創編結果,輕視學生內在潛能。初中音樂課堂中“創編環節”教學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都愿意自主參與。但由于部分教師對“創編”的認識不夠全面,再加上學生的自身年齡和知識體系的構建是有限的,以至于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要求,學生很難達到,即興創編出來的結果也略顯幼稚,無法實現教學的最佳效果。如,在湖北民歌《六口茶》案例中,筆者設計的是將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商榷后來進行創編,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最終達到創編的教學目的。
(二)注重教師傳授,輕視學生自主創新。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為了盡快完成課堂中的“創編活動”這一環節,分配任務后在一旁總會不自覺地插手去“指導”學生完成,甚至過多干涉學生,而不是耐心地去鼓勵學生獨立完成,難免使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此筆者進行了相關研究:認為應該在特定的教學模式基礎上融入創新。一方面,教師應該設計合理的創編活動于教學課堂之中,使教師捕捉教學上的靈感;另一方面,教師應針對不同年齡和不同性格特征的學生因材施教,真正地去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創編環節理論依據及構想措施
創編環節的理論依據來源于《藝術課程標準》,新課標體現了藝術類綜合課程的統一性,它繼承了民族傳統“歌、舞、畫”一體 ,就如文中“創編教學”這一環節。這種綜合性的教育理念不僅能讓學生通過學習去更好地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還能對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及自身美感的形成奠定基礎。就此,筆者構想以下相關措施來進一步探究創編環節在課程中的應用:
(一)歌詞教學的創編。在音樂創造性教學中,歌詞的創編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筆者認為,學生在學習一首新歌的基礎上,教師要通過適當的方式來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從而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內容。
在湖北民歌《六口茶》中,其前半部分歌詞如下:
男: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噻今年有多大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爹媽噻已經八十八
男:喝你二口茶呀問你二句話,你的那個哥嫂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哥嫂噻已經分了家
……
首先,我們觀察《六口茶》歌詞可發現后一句歌詞是根據前一句歌詞稍加以改編而來,形式較簡單,適合模仿。這樣,我們可以在簡單理解一首歌的歌詞大意后,來對全曲另外小部分的歌詞進行簡單的編寫。具體要求是:安排全體男生為一整體單位,女生為一整體單位,通過提供的上半部分的歌詞,讓學生加以想象來改創編寫。隨后,教師對學生創編的歌詞與該曲原歌詞進行比較來作相應的修改和點評。并且讓男女各小組為單位一齊跟隨原曲的伴奏,以男女對唱的形式哼唱出自己所改編的歌詞,體會歌詞的律感;其次,細品歌詞不難發現該作品的魅力在于一問一答的形式,其歌詞通俗易懂容易創新,表面上歌詞是說青年男女在閑聊家常,其妙處并不僅僅在于喝茶,而是暗暗地傳遞出這位土家妹子的芳心與靦腆之貌。
(二)律動教學的創編。初中生有著極強的個性和豐富的想象力。“律動創編”這一環節的開展使音樂與舞蹈能夠有機結合,讓音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如,在學生聽完整首歌曲感受該曲的節奏和情緒之后,教師可派出男女代表各三名,要求學生根據旋律和歌詞大意,用肢體運作簡單地做出青年男子急切和女子害羞的神情容貌,將民歌中男女對話的情景表現出來,從而體現音樂的內容和自己的內心感受,老師再根據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修改和點評,并且能夠示范舞蹈動作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貼切地體會到其中的韻味。此環節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用心感受音樂與舞蹈帶來的快樂。
(三)音畫教學的創編。在藝術領域里,美術與音樂都具有美感,只是它們所表達的方式不同,不同的節奏旋律和線條顏色就能表達出創作者不同的內心情感。在如今初中音樂課堂中存在較少的音美相結合的課程。因此,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可以適當加入美術元素來更好地體現審美價值,這也是創編環節中的重要方式之一。譬如,在教學中可以插入美術元素讓學生去體會和感悟,教授一首作品時,首先,教師為學生反復播放這首歌曲,讓學生對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大意牢記在心,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勾勒出音樂主題內容的場景畫面;其次,將自己構想的音樂感受用多媒體中的PPT軟件表達出來:讓學生把自己所設想的歌曲畫面,用音樂課件繪制幾張簡單的幻燈片,來體現《六口茶》的音樂內容,幻燈片中的版面、圖片、線條、色彩等都由學生發揮想象分組討論后去完成;最后,教師來對此做點評,比一比哪個小組制作得更豐富,更能突出主題。
綜上所述,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極強的教學能力,應該注重各類學科的綜合發展以及教學技能的培養,這樣的優秀教師能使“創編教學”的活動靈活有序地開展。
附錄:湖北民歌《六口茶》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的審美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熱愛自己家鄉本土的音樂,傳承我國的民族音樂。2.讓學生能大膽地嘗試參與創編活動,培養對音、舞、美學科的興趣和愛好,逐步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力,豐富學生的藝術體驗。
【教學內容】“品歌詞、聽旋律、跟唱、創編……《六口茶》民歌”
【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
【教學分析】近年來,隨著湖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六口茶》這首民歌隨之流傳甚廣,讓國內外的朋友都能接觸到我們楚原地的風土民情。該作品出自于一座有山有水有三峽的夷陵之城,這里的風景美不勝收,讓世人贊不絕口。不僅有秀美的清江,險赫的山峰,奇崛的峽谷,還有神氣的龍洞……該民歌內容講述了一位青年男子找女子搭訕,在六口茶的一問一答中微妙地傳達出對女子的愛慕之情,也透露出女主人公的那份羞澀與含蓄的情思。該曲不僅準確把握了人情間的那份意蘊姿態,且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湖北恩施土家族年輕男女的相戀過程,體現出了濃濃的鄉土文化美,對進一步激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有獨特的效果。
【教學重難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給予多變的思路和方法來協助學生共同開展創編活動。通過教學內容的呈現,教師能夠啟發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來大膽創編,從而感受和體驗創編活動的快樂。
【教學用具】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課前在多媒體設備的大屏幕上可出示青年男女們采茶的場景,可以是圖片滾動的形式也可以是相關視頻的播放,讓學生走進教室就能被屏幕上展示的畫面所吸引,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
二、新課教學
(一)歌詞教學的創編。在這里,筆者認為以分男女小組的方式來完成歌詞的創造改編,更為妥當。此新方法用于教學課堂之中,能夠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體現教學價值。
(二)律動教學的創編。湖北民歌《六口茶》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旋律較為簡單,沒有級進,并且反復多遍,這樣在創編活動里容易施展學生們的聰明才智,讓學生根據旋律來即興創編簡單的肢體動作。
(三)音畫教學的創編。在教授新課過程中,在插入美術元素內容的同時,教師要為同學反復播放這首歌曲,讓學生對歌曲有更深的印象,然后根據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來引導學生發揮想象。
三、歸納小結
以上總結的教學新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實現教學價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民族音樂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只有積極地去完善和推進音樂課堂與創編活動的緊密結合,鼓勵學生們大膽地挖掘自己的想象力,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余中,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來尋求創意,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創編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帶給人的快樂感和真實感。
參考文獻:
[1]謝嘉幸,郁文武著.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陳玉丹主編.音樂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吳姿霖編著.音樂教育發展研究-之湖北民歌的發展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