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天職。立足于新時代,我國高等英語教育應努力實現語言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素養并重的人才能力培養目標,這要求我們重新審視在普通本科院校盛行的對語言基本功進行精細訓練的教育模式,做出適時、適地、適情的改革。推進這一改革要求國家、學界、教育界各方的積極參與、統籌規劃、綜合施策,以實現英語專業百花齊放,英語學生各學所需、各盡其能、人盡其才,也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普通本科 高等英語教育 教育改革 人才培養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及我國與世界全方位交流合作深入推進的新時代,實現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內涵式發展升級,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語教育改革至關重要,其要緊性也體現在其作為一門高等教育學科的合法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光榮使命,應順勢而為、銳意進取、積極探索創新,以實現卓有成效的改革,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服務各地區發展做出應有貢獻。[1] 本文認為在推進該類院校英語教育改革須處理的各類關系中,該類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我國英語人才能力培養目標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和突出,前者是推動深化改革須應對的一大現狀,后者是改革應實現的目標。
1 英語人才能力培養目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總則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級專門人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示“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及“深化教學改革”。那我國高等英語教育應培養怎樣的專門人才呢?《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提出的培養目標是“扎實的基本功……拓寬人文學科知識和科技知識……注重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的創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這些文件的精神指引并規范著我國的高等英語教育改革。
英語專業應回歸人文學科本位,這是學界共識,也是其堅守學科陣地、發揮教育功能和社會功能的應有舉措,這也使之區別于社會上一流的語言培訓機構,這也為我國高等英語教育改革明確了方向。英語學科是高等教育開設學科的重要構成,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人才培養方面可大有作為,目前我國高等英語教育在這兩個方面表現不理想[2],卓有成效的改革應在此有突破。
基于以上分析,關于英語人才能力培養,本文比較認同“人文英語教育”這一主張[3],它立足于新時代,基于學界共識,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同步提高學生語言能力、跨文化能力[4]、思辨能力[5]和人文素養[6][7]的重要性。英語人才應具備出色的語言能力,這是無異議的,相較之下,對跨文化能力的認識則較為膚淺,這在普通本科院校尤為突出。大學教育最可貴的是思維方式的系統訓練和各種可遷移能力的培養,思辨能力是各遷移能力的根本依托,各學科皆肩負有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重任,英語教育由于長久以來專注于對語言能力的培養,在這方面要奮力直追。
2 關于如何改革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建議
展開改革的前提是明確要應對的問題,當前我國英語專業教育有許多突出問題[8],對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語教育改革來說,應對這些問題應講究輕重緩急,但不應忽視其中任何一個:培養出的人才規格單一、課程體系建設不完善使高端人才培養乏力、兼備英語語言文學和其它專業背景的師資匱乏,如有國別研究背景的英語教師極少、教學資源有限且比較陳舊、教學評估形式單一,體系不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匱乏。
普通本科院校英語教育改革有其自身特點,本文認為其主要特點是學生英語水平比較差且參差不齊,這是該類院校英語教育改革的主要校情,但這并不意味該類院校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相反,這應是其追求,實現人盡其才是其職責,這要求首先要選出好苗子。那應如何推進呢?
首先,深化分級教學,開展分類教學,突出單項技能人才培養。有些院校已展開分級教學,但本文認為比較膚淺,建議進一步深化,這有利于英語基礎比較好又勤奮好學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并大大提升畢業生英語水平檔次,同時有利于改善因授課學生水平不一造成的人才、師資和資源浪費。本文建議外語學院與其它學院開展合作,以必修、選修、輔修或導師制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展開分類教學,這非常有利于培養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兼備的人才。突出單項技能人才培養,并不是說其它技能不重要,而是建議學生根據自身專業、英語特長和自身職業規劃選擇加強某方面技能的訓練。該建議要求院校、各學院和英語學院立足于校情,綜合規劃施策。
其次,培養目標的改變內在要求課程體系的跟進,全面推進學科建設變得迫切,培養目標的改變是指在普通本科院校盛行的以對語言基本功進行精細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已不合時宜,應充分認識語言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素養并重的人才培養目標。依照尚未頒布的《高等學校外語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9][10],外語類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如下:
說明:A類:教育部統一規定的課程;B類:院校自主開設的課程;C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課程;D類:外國語言學、外國文學及國別與區域研究基礎課程與論文寫作及基本研究方法課程;E類:學院自主設置的課程(以促進同類專業的多元發展);其中C、D類課程課時應多達50%-85%。
按以上標準實施高等英語教育改革,這對于普通本科院校來說比較困難,但為實現外語人才能力培養目標以及做到人盡其才,這樣的課程體系建設思路是可取的,也許某些課程的呈現方式一開始并不盡如人意,但這遠勝于使之空白,起步是以后完善的前提。
普通本科院校多是地方性高校,多有自身的辦學特色和特色學科,如河南科技學院的農學,有些院校的地理位置賦予其某些特色,如安陽師范學院與殷墟文化的天然聯系,建議該類院校的教育改革充分結合這些特色,培育特色專業或課程,培養出有自身特色的外語人才,這也為B類和E類課程建設提供一個思路,該思路也指引著外語學院與其它學院展開合作。
隨之教學理念也須更新,語言技能的訓練不再是唯一的目標,當前較受推崇的CBI[11]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 和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教學方法為這一改革開了良方,語言技能訓練和系統的知識學習合二為一,這些知識主要是人文社會學科的經典,學習材料多元化、趣味化,實現傳統技能訓練目標的同時,將改善英語專業學生知識面狹窄、知識結構單一的現狀,廣博的知識面也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研究志趣,促進其學術成長,同時提高其人文素養,健全其認識和應對問題的思維方式、促進其全面發展。該建議要求學院對教學使用的教材統籌規劃。
充分利用互聯網,落實小班授課。有些課程和教學活動可以利用互聯網展開,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最大化老師的工作價值。實現教學形式如A good question/issue(人文、科技、國家及社會方面議題)- brief asking and answering (打開學生思路)- task (開發并發展學生各能力)- presentation (學生能力的展示、成就感的培養、學生間的相互學習及其它)- discussion (進一步指引開導以及老師對議題深度的拔高)- debate(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極其有效的方式)的能力培養目標,小班授課的優點不言自明。這一形式展開的關鍵是選定一個合適的、學生又喜歡的議題以及老師的指引,這樣的形式也會讓老師深深體會到教學相長也的喜悅。
鼓勵并協助學生成立各式學習小組,舉辦不同類別、適合不同對象的英語講座、工作坊、英語文化活動,營造一種學習風氣。英語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多元化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另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求。應指出的是外語學院也可以對其它專業老師開設有針對性的講座,滿足這些老師需求的同時,也幫助這些專業走出去。
最后,極其重要的是關注并支持教師發展。“教師是高校發展的核心因素,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沒有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的教育就沒有生機和活力;沒有教師的發展,教育的發展目標就難以實現。”[12] 普通本科院校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應積極關注并大力支持在校教師的專業發展,為其創造條件,如請專家開設相關講座、學習先進院校的改革經驗、集體研討、進修及其它。
3 結語
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改革有多方面的困難,英語教育的改革更為艱難,表現在改革的危機意識落后于現實、改革的動力不足、對改革的定位和方向沒有充分的認識、不合時宜的教學傳統積重難返。觀現狀,有些普通本科院校已有所改革,但需注意無實質改變的改革勞力、損財、損才。實現卓有成效的改革要求多方的積極參與和推動:認真學習文件精神、時刻跟進學界共識、充分討論、統籌規劃、綜合施策,以實現適應時代要求(適時)、適合院校所在區域發展(適地)、適合院校特色和學生水平(適情)的改革。最后本文的建議多是指引性的,有許多細節尚需探討,希望本文的拋磚引玉能引起各方的關注和積極探討,推陳出新,推進改革。
參考文獻
[1]李鳳云.普通本科英語教育改革的特殊地位及建議【J】.青年時代,2018,待刊
[2]孫有中.英語教育十大關系——英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基本原則初探【J】.中國外語教育(季刊),2014(1):2-10
[3]孫有中.人文英語教育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7(6):859-870
[4] 孫有中.外語教育與跨文化能力培養【J】.中國外語,2016(3):17-22
[5]孫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將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引向深入【J】.中國外語,2011(3):49-58
[6]胡文仲、孫有中.突出學科特點,加強人文教育——試論當前英語專業教學改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5):243-247
[7]蔣洪新.人文教育與高校英語專業建設【J】.中國外語,2010(3):10-18
[8]莊智象、陳剛.我國英語專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外語界,2017(3):9-15
[9]鐘美蓀,金利民.英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J】.外語界,2017(2):61-66
[10]王巍巍、仲偉合.“國標”指導下的英語類專業課程改革與建議【J】.外語界,2017(3):2-8
[11]常俊躍.英語專業內容依托課程體系改革的影響及其啟示【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4)23-31
[12]張蓮.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一項個案調查報告【J】.中國外語,2013(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