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
【摘 要】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的重要組成部份,具有承上啟下的地位和作用。為了讓學生學好這部份知識,熟練掌握解題方法與解題技巧,我在教學中,精選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總結出用“四個”學會的方法解答此類應用題,收到實效。
【關鍵詞】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四個”學會;教學策略
小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既可以鞏固以前所學應用題的知識,同時又為今后學習打下基礎。學生在學習這部份知識時,比較抽象,不易理解,但在教學中只要策略得當,引導學生抓住應用題的特點,就能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我在教學時,總結了“四個”學會,解答此類應用題,收到實效。
一要學會找單位“1”的量。在熟讀題意的基礎上,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突破口在于引導學生準確找到單位“1”的量,其辦法是一般從分率入手,看這個分率是誰的幾分之幾,就能判定誰就是單位“1” 的量。如:甲數是乙數的1/3,顯然乙數就是單位“1”的量。有的應用題在分率這句話中,有是、比、占等特殊字,那么在這些特殊字后面的那一個量就是單位“1” 的量;還有的應用題隱藏了單位“1” 的量,如:一件衣服降價了1/5,顯然降價了原價的1/5,原價就是單位“1”的量。當然,初學時可以這樣,熟能生巧后就能靈活運用。
二要學會畫線段圖。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強,抽象思維弱。針對這個特點,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學會畫線段圖,就是把抽象事物變成直觀地呈現出來,學生就容易理解。具體方法是引導學生用一條線段的長度表示單位“1 ”的量,然后根據分率把線段平均分成幾等份,標出已知量、未知量,數量關系就直觀地表現出來。至于畫一條還是兩條線段,根據情況而定。
三要學會判斷是用乘法還是除法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生長點來源于分數乘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即單位“1” 的量×分率=分率對應量,由此得出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生長點來源于分數除法的意義,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即已知數÷對應分率=單位“1”的量,由此得出單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四要學會舉一反三。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易學,有三種形式,一是求分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二是乘法應用題,單位“1” 的量×分率=分率對應量;三是除法應用題,已知數÷對應分率=單位“1”的量。那么學生學習較復雜的分數乘除應用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通過轉化就變成簡單的類型。一般復雜類型的應用題通常有一個量比另一個量多(或少)幾分之幾,通過轉化,這個量對應分率=1+幾分之幾(或-幾分之幾)。如:乙數比丙數多1/8,乙數對應的分率=1+1/8=9/8;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1/6,女生對應的分率=1-1/6=5/6。通過轉化復雜類型就變簡單類型,簡單類型學生就迎刃而解。
“四個”學會的教學策略,相互聯系,邏輯性強,易學易懂,它是解答此類型應用題的鑰匙。
總之,隨著新課標教學改革的實施,小學數學應體現了全新的意義,情節具有現實性的特點,結構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中很重要的教學部分,而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又是其中的難點,這就對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認真分析數量關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自信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作為引導者,帶領大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分數應用題更應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講課之前,可以讓大家搜集生活中分數的應用,這樣在解答應用題時才能更好地理解題意,建立必要的數量關系,提高解題效率和正確率。
【參考文獻】
[1] 楊玲. 小學數學應用題丟分題[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 王珍元. 小學數學應用題大全[M]:北京:知識出版社,2004.
[3] 宋淑持.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與實踐[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4] 劉齊平,劉順甄. 應用題及其數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