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錦強
【摘 要】 初中數學教學的任務是為了教會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數學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教學。數學是理工類學科的通用基礎語言,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數學教育也變得多元化,而目前的初中生數學學習能力卻普遍較低。本文從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三大方面總結與分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教學;應用數學;數學生活化
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導致各地方的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時間不同,而初中數學作為一門理論課程,在平常的生活沒有數學實踐的條件,基本上學的數學知識都是課堂上所學,而且面對我國很多學生數學能力弱的情形,本文認為在教師的數學課堂的教學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一、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學習興趣
單純的講解和練習各類數學題型是非常的枯燥無味的。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此來激發學生自覺參與教學活動與合作探究的熱情。教師在講授“二次函數”一課時,可準備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函數題,如學校正在舉辦校運會,學校組織了足球比賽,足球比賽對參賽者的運動狀態要求很高,在一般情況下運動員的運動狀態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綜合指數y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y=4t+100(0≤t≤30),220(30≤t≤50),-0.1t2+9t+20(50≤t≤90),問比賽開始后10分鐘與比賽開始后50分鐘相比較,何時狀態更好?此時學生被實際問題所吸引,就會被這個情境引入到教學當中。不過情境教學要把握教學內容,否則會使課堂教學變得雜亂無序,就難以起到高效教學的效果。
二、應用型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新課改要求學生學會對數學的綜合運用和培養他們的數學運用能力。應用型數學教學法就是通過創設豐富的實際問題來活化教學,讓教學活動生動起來,從而使學生在應用數學的過程中巧妙地把數學的形式和意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轉化為靈活的數學運用能力。當然,教師在設計數學活動時要有對學生和課程有所針對性,設計的活動要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積極參與,而且還要保證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并且對教學質量的有所提高。其中對于活動的執行,可以分成小組讓其合作完成任務,通過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評價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三、數學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數學教學的案例最好是能夠和我們的生活相貼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論掌握并不代表著學生能夠順利地運用,但卻為學生在生活中對初中數學的運用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密切圍繞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學理論的過程中盡量地使用所學知識點進行生活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設置學生喜歡的教學內容,將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興趣有機結合起來,使枯燥的數學理論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歡樂。例如:在 “正數、負數”一節中,學生難以理解負數,此時教師可以以人舉例,人向前走5米記為“+5米”,退后5米記為“-5米”,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負數。合理的生活化教學可以提升教學效率。
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存在著兩面性。課堂教學方法的講授對于教師的授課與學生的學習來說都有很大的影響,只有教師不斷發現、不斷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弊端,才能讓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最高。
【參考文獻】
[1] 盛高寶. 初中數學中數學游戲的作用及實踐思路探究[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7).
[2] 鄭淼.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 新課程,2015(11).
[3] 任芬. 創造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J]. 教育教學論壇,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