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浦華
【摘 要】 歷史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藝術學科不僅只是單一的音樂教學或者美術教學,而是將音樂欣賞和美術等融合起來,并且摻揉進了戲劇、歌劇、電影、電視等各方面的元素。對于這種新形勢,音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較好的音樂素養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套合適的教學方法,并使之體現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上。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的方法和實踐的效果。
【關鍵詞】 音樂素養;教學方法;興趣
歷史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藝術學科不僅只是單一的音樂教學或者美術教學,而是將音樂欣賞和美術等融合起來,并且揉進了戲劇、歌劇、電影、電視等各方面的元素。對于這種新形勢,音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較好的音樂素養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套合適的教學方法,并使之體現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上。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的方法和實踐的效果。
1. 激發興趣,集中注意。在教學過程的初始階段,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能帶給人美好的享受。對于教學而言,音樂本身并不是學生陌生的東西。所以在教學伊始,以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作品作為引導,帶領學生投入到音樂中去,繼而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之中,積極擷取音樂的精華,老師在此時可以引導他們把這種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欣賞的階段。所以,導入課堂教學是教學方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關鍵的一個步驟。如:在教學新疆舞曲《跳吧跳吧》時,教師可以先設置與新疆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談談對新疆印象最深的東西,然后引導學生感受這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的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從而激起學生想要欣賞新疆舞曲的興趣。這樣,通過設計問題,教師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然后自然而然地就把學生帶進新的課堂教學內容中。所以,在音樂教學的第一階段,教師可以采取有效的導入方法,把音樂和生活、音樂和舞蹈、音樂和人的情感等連接起來,并逐步形成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從而為第二步的課堂教學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2. 引導發現,放飛想象。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是“看譜——讀詞——唱歌”,按部就班,局限于固定的框架之中。這正好像是編排桌椅的情況一般,而開放課堂,就是要打破這種格局,使教學方法更為靈活,教學氣氛更為輕松,讓學生沉浸在音樂的樂境當中。
(1)引導發現,設疑提趣。除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之外,如何讓他們把這種學習興趣保持到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對于音樂教師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投入音樂之中,并且引導他們發現其中的問題,提高他們欣賞音樂的興趣。如:如在教學《春天在哪里》時,教師可以先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春天里萬物生長、生機勃勃的景色,然后請學生來談談對春天的感受。緊接著我又再次播放教學課件,并讓學生好好思考:“這樣美麗簡單的畫面里會不會缺少了什么?是不是還可以再添加進一些什么?”請學生們帶著這樣的問題再次欣賞課件時,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更加的集中了。經過一番的思考討論交流,學生一致認為應該給美麗的畫面配上動聽的音樂,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又讓學生思考:“應該給這樣的景色配上什么情緒的音樂才合適呢?”這時候,學生熱情參與討論,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想法。在學生們熱情高漲的時候,教師播放了樂曲《春天在哪里》,讓學生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感受此樂曲所表現出的情景和表達出的情緒與他們的想法是否相符。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拓展,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鍛煉了賞析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教學達到了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的一切學習都是從懷疑、發問開始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一些小問題,并使之轉化為大興趣,使學生迫切想要解開這些疑問,這就能夠使課堂氛圍顯得活躍得多,學生鑒賞音樂的積極性提高了,又因為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學生對音樂課堂就更感興趣了。
(2)放飛想象,創造機會。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直接面對的是學生,教師是主導者,更是引導者,所以,教師既要扮演“導演”角色,又要扮演“演員”角色,用自己的真摯情感來感染學生,引起學生情感的投入。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在音樂的殿堂里自由地飛翔。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在音樂課堂這個小“舞臺”上盡情地表演,盡情地釋放自身的能量,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那么,這堂音樂教學課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了。如:在教學《用聲音編織的故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仔細聆聽生活中的各種不同的聲音,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組合的形式傾聽自己身邊的聲音,在這樣的情境要求下,學生們都很感興趣,大家積極地去尋找和發現,各個小組的成員們一起努力,積極合作,用聲音編織出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在教學《唱山歌》一課后,學生們在課堂上就組織起了賽歌會,每個學生都踴躍參加,盡情地在音樂世界里遨游。
3. 精彩結尾,回味無窮。不僅在音樂課堂的開始與主體教學中要注意方法,在課堂教學的尾聲部分,教師也不能虎頭蛇尾,不能持馬虎態度。音樂教師要把每一節音樂課都當作章回小說的聯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味音樂延續的美妙與真諦。只有這樣的教學——自始至終都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有了精彩的結尾,令學生回味無窮,讓學生期待下堂音樂課的到來,這堂課才是完整的音樂課。
總之,音樂是一門藝術,而音樂教學本身也是一門藝術。我們不能局限于音樂本身,而應該更多地探索音樂之外的東西。通過我們音樂教師的授予,把有限的音樂知識擴大化,融入到所有藝術、生活、文學、生命的情感等當中去,融入到學生的生命當中去。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這樣的教師才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 王海游. 淺談如何用興趣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J]. 中外交流,2017(33).
[2] 馬鑫梅. 組織有效課堂活動 提高學生音樂素養[J]. 小學教學參考,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