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愛珍
摘 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英語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創設語言環境,通過“聽”“說”“讀”“寫”“演”等方面的訓練,讓學生真正從內心接受英語,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和多媒體輔助等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結合自身的相關經驗,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現如今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創設語言情境、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等方面分析如何增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16
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課堂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如今的課堂更多的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媒介,是師生互動的橋梁。我們都知道語言的學習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才能真正學好一門語言。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從以下幾個具體的方面來設計活動,可以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這里尤其需要明確的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幫助學生學習的人。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起主導作用,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為小學生年齡尚小,學習習慣等還未養成,這就凸顯了教師在課堂設計上的作用。在現如今的很多比賽和公開課上,教師們設計的教學活動很多都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做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與新時期的教育改革要求和素質教育的理念相悖。
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在這里需要教師注意的是要轉換傳統的教育觀念,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與課堂內容緊密相關,活動形式要多樣,并且要適合所教班級的學情。
二、努力創設語言情境,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我們經常說,最好的語言學習方法便是置身于相對應的情境中。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也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在講授英語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全英文教學或半英文教學,對待英語程度不好的學生盡量放慢語速,適時中文提醒。但是我們發現在很多小學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因為學生聽不懂干脆直接翻譯給學生聽,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學生自己進行翻譯。教師除了多使用英文進行授課之外,還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努力再現所學地域的一些習慣,讓學生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例如,在進行Christmas Is Coming一課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圣誕節的由來,以及當地人過圣誕節的一些習俗,并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講給家長聽或者在過圣誕節的時候具體運用一下。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學習提供技術條件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應用到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比如,交互式電子白板集聲音、圖片、畫面于一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更加靈活地更改教學內容,學生隨機提出的想法都可以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無論是交互式電子白板還是普通的幻燈片教學,都可以使教學形式發生改變,從而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這里需要教師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教學手段都是為教學內容而服務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各個設備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輔助形式,還要考慮到學情,使用時也要適當,不能舍本逐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是簡潔大方,其次是注意形式上的完美。如果教師長期采取一種形式的多媒體教學,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所以掌握相應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經常變換形式能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
四、采取多種形式的活動,最大限度上激起學生的新鮮感
小學生容易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由此會激發更大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例如,在教學Dinner is ready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教學My favourite season時,可以讓學生充分討論一下四季有什么特別之處,還可以詢問學生四季喜歡做的事情等。
英語學習是需要從“聽”“說”“讀”“寫”“演”等多個方面來鍛煉學生的能力的。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在班里舉辦英語情景劇大賽,讓學生自由結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來進行表演,這種形式的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積極表現意識的養成。
五、進行適度有效的指導,巧妙地管理課堂
課堂時間有限,所以在組織課堂活動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教師的指導一定要遵循適度的原則,一旦過度就會限制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應該僅僅是大方向上的指導,是在學生感到迷茫時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而不是事無巨細。同時,在進行活動時很可能會面臨“失控”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充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所有情況,對于那些有可能造成課堂混亂的活動形式采取不用或者是換一種方式的做法。教師要保證所有的課堂活動都在遵守課堂秩序的前提下進行,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
六、注意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
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所以學生的看法尤為重要。教師在課下可以詢問學生對于某種課堂形式的意見,注意詢問的學生要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意義,不能局限于詢問成績好或者成績差的學生。在了解了學生的真實想法之后,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設計出最受學生歡迎的和能更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學習的活動。
總之,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尊重學生的意見,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的活動形式要盡可能多樣,要體現英語環境中的文化意識,這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在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等讓活動更加有效地進行。
參考文獻:
[1] 雷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及設計現狀調查[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 呂玉玲.談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2).
[3] 宗笑.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有效性[J].校園英語,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