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勇
【摘 要】 創新教育理念由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構成,對體育教學的改革具有導向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創新教育理念下中學體育教育發展的新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 創新教育;中學體育;體育教育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們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價值取向的教育,不是簡單的“小發明”,“小創造”及“發散思維”,而是一種集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于一體的新模式,是中學體育教育發展的新需求。
一、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創新教育理念理解不到位。創新教育就是使整個教育過程被賦予人類創新活動的特征,并以此為教育基礎,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目前,很多教師不能理解創新教育理念的準確內涵,往往將其等同于創造教育、素質教育或是簡單的“小發明”,“小創造”及“發散思維”,從而使得創新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地落實到體育教育中。
2. 體育教育方式、內容與技術嚴重落后。其一,教師多采用填鴨式方式,學生往往被動接受教學內容。其二,體育課程內容單調乏味,多注重技巧和技能,忽視了體育精神、團體意識。其三、體育教育多采用傳統模式,忽視了高科技、信息化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無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3. 體育教師隊參差不齊。學校多將文化課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忽視了體育教育,導致學校體育教師配備不齊,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學校體育老師由文化課老師兼職擔任,部分學校雖有專職老師,但多是低學歷、少經驗的老師。
二、中學體育教育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 重視對創新教育理念的理解應用。創新精神是影響創新能力生成和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和主觀條件,而創新能力提高則是豐富創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對于教師而言,應準確地理解創新教育的內涵,明確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辯證關系,杜絕將小發明、小制作或發散思維培養等同于創新教育。一方面,應加大對教師創新教育的培訓與學習。另一方面,教師應明確責任,主動將創新教育理念融入體育教學活動中。
2. 更新體育教學方式、內容與技術。教師應主動適應創新教育理念,認真學習新知識,杜絕填鴨式教學活動,將課本與實踐充分結合,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與活力。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應巧妙融入創新理念,注重體育精神與團隊意識,使課程變得趣味無窮。在體育器械和信息技術方面,應加大資金投入,及時替換不合時宜的體育器械,補全不足,引入高科技、信息化,使得學生在體育教育活動中跟上時代步伐,感受到信息化所帶來的體育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
3. 加大體育師資力量建設與考評機制建設。一方面,國家應調整教育政策,多培養適合創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學體育教育的優秀高校生,鼓勵他們服務基層,服務基礎教育。另一方面,作為老師應加強自我學習,拓展視野,提高創新能力,強化主體責任心,把創新教育理念融入體育教學。主管部門、學校應扭轉觀念,杜絕重文化課、輕體育課的現象,建立健全有效評價機制,鼓勵老師將創新教育理念融入體育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
總之,創新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體育運動具有強健體魄、磨煉意志、塑造品質的作用,將創新與體育運動有效結合是新時代體育教育發展的需要,政府、學校及體育教師應重視創新教育理念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從而為中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衛華,郭云冰. 創新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與實踐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13(23).
[2] 肖紅香.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學生體育學習方式的理論探析[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