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惠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終身發展能力和社會對未來建設者綜合素質的需要,現從質疑能力的意義、培養關注點和策略三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以期給教育工作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質疑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0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53
我國教育界高度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培養小學生的質疑能力。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可見質疑能力的重要性。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當尊重他們的個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把他們的學習潛能巧妙地牽引出來。
一、培養小學生質疑能力的意義
(一)質疑能力是學生學習動力的來源
小學生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意愿,遇事喜歡刨根問底。小學生腦子里有太多的“為什么”,就是一種質疑能力和探究精神的萌芽,放在學習上,便會產生強烈的學習主動意識和持續動力。
(二)質疑能力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
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目標。所謂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和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都離不開質疑能力的培養。“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產生質疑、思考質疑、解答質疑的過程學生只有產生了疑問,才會主動學習、思考、探究。不斷質疑和學習,能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質疑能力為創新教學方式提供條件
從注重學習結果,轉變為注重學習過程,是現代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理念。基于這個理念,教學方式也應不斷創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中心地位不斷加強。當學生具備了質疑能力,教師才可以更好地利用質疑來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在課堂上利用質疑獲取學生反饋,及時調整授課重點和節奏;在課后利用質疑獲取學生學習的效果,總結反思,查漏補缺。
二、培養小學生質疑能力要樹立三個意識
(一)樹立鼓勵意識
課堂上,小學生產生的疑問主要有兩點,一是感覺自己沒聽懂,希望得到教師重復或者更詳細的講解;二是感覺教師講的與自己的認知不相符,希望求證。小學生對教師是充滿敬畏和崇拜的,向教師提出疑問時,他們會想到教師是否會指責,同學是否會嘲笑,有了這種顧忌心理,很多學生就會打消主動提問的念頭。這時,教師的鼓勵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現實中確有很多教師并不愿意讓學生提問。一是為了維護課堂教學的秩序,不愿意被學生的問題打斷;二是擔心學生提出“出格”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扭轉觀念,首先,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質疑,說明學生在認真聽講,主動思考,這是值得鼓勵的;其次,即便是自己回答不上來學生的問題,也可以幫助教師發現備課中的疏漏,或利用這個機會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識,真正做到教學相長,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
(二)樹立持久意識
質疑,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思維習慣。培養質疑能力也就是一個養成質疑思維習慣的過程。教師應樹立持久意識,把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看待,善于通過課堂教學、課后輔導、師生交流等方式,不間斷、無死角地持續做好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工作,讓質疑成為學生的思維習慣。
(三)樹立主導意識
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并不意味著放棄教師對課堂的主導地位。一堂合格的語文課,要有清晰的授課思路,明確的重難點,合理的課堂環節,這些都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才能實現。教師應樹立主導意識,對學生的質疑做到區別對待,將課堂秩序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手中。對于那些有價值的質疑,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因勢利導,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對于那些沒有價值的質疑,教師應及時控制,靈活處理。切忌被學生無價值的提問打亂課堂秩序和授課主線。
三、語文課上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有助于學生提出質疑的課堂氛圍
通過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消除學生有疑問但不敢提問的心理障礙。如有的學生擔心教師批評或者同學嘲笑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質疑,教師就需要注意自己的語氣態度,讓學生提高勇氣。有的學生是因為欠缺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去尋找疑問的主動性。教師應對這部分學生重點關注,有意識地增加對這些學生的提問次數,讓他們的腦子轉起來,讓他們在回答問題中了解自己對知識的真實掌握情況,“迫使”他們去主動思考、質疑。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學習吃力,課堂上聽不懂,索性放棄聽講,自然也就無法產生疑問。對此,教師應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讓課堂氛圍活潑靈動起來,通過各種方式,吸引這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讓他們產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熱情和意愿,并在簡單的問題上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樹立自信,逐步提高。
(二)教會學生質疑的正確方法
針對小學語文課堂的實際,教會學生質疑什么,怎么解決質疑的問題等方法,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點。首先要教給學生質疑什么才是有價值的。要教會學生對于沒有聽懂,沒有學會的地方,要勇敢質疑;對于似是而非,掌握不牢固、不透徹的地方,要及時質疑;對于前后知識點的連貫產生的疑問,特別是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更要積極質疑。其次,解答疑問的方法。要教會學生提出質疑后,并不要完全依靠教師解答,要根據不同問題,主動尋求解決方法。如,有些疑問是因為教學進度尚未講到,或屬于知識拓展內容,對此要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拓展閱讀等方式自主解決;有些疑問是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知識點,但還未掌握扎實,教師應采用點撥的方法,啟發學生舉一反三,推動他們自己去思考解決。還有一些疑問,是屬于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這些問題教師就應不厭其煩地詳細解答,直到學生完全解惑為止。
總之,質疑能力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在小學語文課堂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終身發展能力的需要,更是社會對未來建設者綜合素質的需要,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持之以恒。
參考文獻:
[1] 姚俊艷.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 現代語文,2006(11).
[2] 閆學生.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