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在駕馭語言方面有較強的能力,通過運用針對性、啟發性、情感性、趣味性、規范性教學語言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更能活躍學生思維和激發創造力。尤其對于小學英語這門學科而言,更需要教師合理運用教學語言,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對此,本文則從把握教學語言尺度、優化語言教學形式以及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等分析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策略,望給予語言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策略
【作者簡介】張冰蓮,廣東省羅定市生江鎮中心小學。
眾所周知,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從幼兒時期都開始要求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由此可見英語在我國教育中的重要性。其中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一種不可缺少的途徑,更是組織英語課堂教學的手段。教師需要借助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語言完成教學任務,一定程度還能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對此優化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對提升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把握教學語言尺度,啟發學生內在潛力
一般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都體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方面,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就應促使教師都運用平等性語言,如“請你再花點時間好好想一想”、“和老師一起來好嗎”、“拿你告訴老師應該怎么做?”,這些平等商量式的教學語言能代替傳統“再給你三分鐘”、“你來回答這個問題”、“老師要考考你”等命令式語言,由此一來學生才能從愁眉苦臉和低頭不語轉換成滿臉輕松高興,才能更好地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小學低年級英語語音教學中應適當讓學生觀看原本英語發音動畫,如《冰河世紀》、《獅子王》、《汽車總動員》等,通過讓學生接觸原味英文音頻充分感受純正英語腔調,存儲語音信號,從而為后續語音語調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合適的教學語言,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將所看視頻中的英語語言運用于實際交流當中。與此同時教師就可先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之后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每組挑選一名學生上臺闡述小組討論結果,教師則在學生說出答案后給予相應的鼓勵性語言,促使學生產生自豪感,從而產生良好的學習內驅力。可以說教師語言藝術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再搭配相應的肢體語言就能將學生引入另一個求知的世界,小學生才剛開始接觸英語教學,如果想要聽懂英語教師話語有一定難度,此時則需要教師把握教學語言尺度,盡可能運用簡短話語描述。例如在講解seasons時就可運用“It is snowing outside and the houses are white”表達外面正在下大雪,房屋也因大雪變成白色,清楚地表達冬季特色,必要時可以添加肢體語言讓學生迅速理解,一定程度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
二、優化語言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思維極其活躍,想象力也十分豐富,如果英語教師可以緊抓這一心理特征,那么必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語言可以讓學生把握學習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階段學生剛接觸英語沒有存儲較多的詞匯,語句更不多,對此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多變的話語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使其能主動了解英語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問學生是否明白,常見的do you know/do you understand/understand,在說感謝的時候可以運用Thank you very much/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help/Thanks/等,不用謝時就可以運用Youre welcome/Its my pleasure/Dont mention it,雖然表達含義相同或相近,然而話語卻不同,這種方式可以間接豐富學生生活用語和詞匯量,提高英語學習質量。
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高師生互動效果
常言道,教師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那么小學英語教師更像一把萬能鑰匙可以打開不同規格和不同類型的鎖,啟發學生開動腦筋獲取知識。對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可從以下方面展現啟發性提問語言。首先精心設計提問環節;毫無疑問,教師是教學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善于借助提問題方式引導學生科學學習課文知識,同時在授課前提前編制好需要提問的問題以及預習的習題,促使學生根據提問問題進行閱讀和聽講。以“Where is……?Is she/he……”?Yes.he/she is,NO, he/she isnt。針對這個句式就可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開動腦筋猜想教師可能會在哪個地方,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可以對所學英語知識進行鞏固,還可豐富課堂學習氣氛,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單詞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事實上單詞構成有閉音節、開音節或合成詞等情況。例如常見單詞God-dog、live-evil、no-on等,還有如that、bat、hat、fat、cat等單詞有著押韻性質。對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就可提出以下問題:‘大家有沒有發現單詞的有趣現象呢?這種教學方式比傳統背誦記憶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會在問題驅使下對上述單詞進行分析,從其發音和拼寫等角度探索,當找到規律后會內心驕傲感會油然而生。
四、結語
總之,言規范性是教師教學語言的顯著特征,可以說從學生入手第一天起教師的說話方式以及發音對學生學習成長有著較大影響。英語教師應結合英語教學發展態勢并結合國內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運用現狀,明確英語課堂教學語言要求,必要時可以借鑒國外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經驗,準確把握教學語言尺度,優化語言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感召和感染下提升英語語感,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能力,真正實現預期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羅倩,李曉梅,郭培.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7(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