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英
摘要: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需要從教育方法上進行改進和完善,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也是同樣如此,教師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小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和閱讀寫作能力不斷提高,遞進循環式的教學模式恰好能讓小學生順應時代的發展,使小學生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漸提高文化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為小學階段的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目前,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實現知識與技能,在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在遵循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實現整體素質的提高。為促使教學目標與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遞進循環式”的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遞進循環式”的模式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一、“遞進循環式”教學的含義
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循序漸進式的教學策略。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由一個知識點引出后一個知識內容,以此不斷地推進教學內容,同時不斷回顧已經學習的知識點。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達到循環往復提升的狀態。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能夠使學生逐漸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并將知識點轉化為內在的東西,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的策略
(1)“遞進循環式”教學在識字階段的應用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師普遍將指導學生認識生字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并有意識地督促學生積累詞匯,由此逐步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自己的認識。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后,才能閱讀短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生積累的過程也是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閱讀是學生識字的重要方式。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師經常會將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分開,致使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基于此,利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能夠將識字與閱讀相互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漢語拼音識字時,可以讓學生閱讀耳熟能詳的古典詩詞或短篇。
例如:以《靜夜思》為例,整篇共有20個生字,教師可以采用全拼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這首古詩,學生在每一個字上標音,并熟讀每個生字。特別是每句詩末尾的幾個字,要保證學生發音準確。根據教學需要指導學生誦讀古詩,使學生連貫地讀完整篇古詩。利用這種循環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積累字詞句,還能感受到語文知識的樂趣,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拼音知識,并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遞進循環式的教學方法恰好能彌補教學中的不足,讓小學生遵循循環式的方法中學習語文知識,還能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2)“遞進循環式”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缺的內容,閱讀能提高學生對外的溝通能力,在很多語文教師看來,閱讀始終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時,難以準確掌握閱讀的中心思想。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讓學生直接閱讀文章,隨后根據閱讀材料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文章的思想主旨,難度顯然比較高。只有經過教師指導后,學生才能慢慢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基于這一點,教師可采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使學生熟讀文章,并體會作者的情感。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引導學生邊讀邊寫,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認識,提高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大海睡了》這一課文內容時,教師可將課文中所用到的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總結出來,并將這類詞匯進行提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能夠深切體會到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同時,教師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動手描寫,并鼓勵學生用課文中所運用到的修辭手法進行描寫。教師利用“遞進循環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要運用這一方式掌握語文知識的要領,通過閱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從中掌握閱讀的技巧。
(3)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小學階段,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和句子都非常有限。在寫作的時候常常出現字不會寫、句子不通順的問題。一旦出現這種問題,學生的寫作就會受到阻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教師應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由于小學生所接觸學習的知識內容有限,在寫作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多積累和學習,把課文中學習的內容掌握扎實,充分理解課文中文字的含義和表達手法,在寫作中更多的借鑒和靈活運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強調多讀,多讀幾遍就可以理解課文中要表達的意思,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積極的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也有了極大的興趣,學生更能自主的進行學習和閱讀,積累的知識內容豐富了,寫作的水平也就提高了。教師用遞進循環式的教學辦法,讓學生把語文知識內容牢固的記憶和掌握,再學習新的知識內容,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教師可以收集觀潮的映像資料,為學生真實的展現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場面,再來學習我們的課文,教師帶領學生一步一步的觀賞潮水的變化,并發表白己讀后的所思所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收集一些課外的資料來豐富學生的認知,不斷擴大學生的視野,從而高效的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此外,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更多的給予支持和鼓勵,給他們增加學習的信心,逐漸提高全體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
結束語
“遞進循環式”的教學方式被應用到語文教學中能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認知程度,也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和學習能力,進行不同程度的遞進式學習,同時進行循環記憶可以穩定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記憶。通過不斷的實踐創新進行改進完善教學策略,使小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都得到提升豐富學生的知識認知領域。
(作者單位:貞豐縣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