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對高中物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新課改的真正內涵,教師角色位置,課堂氣氛的掌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式學習能力,才能不斷地提升教學水平。本文對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方法
一、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現狀
新課程改革后,高中物理課程增加了新知識、新資料,有探索研究、調查研究、各種文獻搜集研究、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等。雖然這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教學要求,但是也對基礎辦學調教提出了不小的要求。與此同時,新的課程改革需要配套的實驗設備,開放的圖書館、博物館、實驗模擬館等各種輔助設施。因此,學校就應加強對實驗室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適當與各個高科技企業合作培養學生,讓學生能夠參觀工廠及企業實驗室,了解現實中的企業是如何搞研發的和如何理論聯系實際的。
(1)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教師們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很難適應新時期下新型的教育模式,課堂教學只是學生被動接受物理知識的過程,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之現如今升學壓力大,長期進行應試教育,教師和學生重視分數,思維已經形成了定式,而忽略了物理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教學效果難以顯現。
(2)教學資源短缺。高中物理教學中,許多教學內容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實驗器材來完成,而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完備的實驗室設備,缺乏開放性設施,在實驗探索、調查活動等實踐環節不能很好地演繹教學內容,物理課程難以得到延伸,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物理教學的改革深化。
(3)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高中物理的趣味性降低。物理實驗是物理學不可分割的重要資料,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和重要手段.但在我國大部分高中學校,卻出現了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現象,只注重課堂講課而忽略了對學生動手潛力和抽象l生思維的培養,使得高中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大大降低.進行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給學生帶給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提高學生綜合潛力和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要提高學生對高中物理的興趣就要在課堂上增加物理實驗。
(4)教學方法缺乏新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以課堂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不僅僅難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增強學生與物理之間的隔閡,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另外,不少教師在課堂練習方面做得也不夠好:課堂練習不僅僅是教師訓練學生的手段,也是教師獲得學生學習信息的有效途徑.如果課堂練習平鋪直敘,會容易引導學生死記硬背;但題目過繁過難,對學生心理也會造成打擊;練習過多,則容易使學生陷于題海,分身乏術。
二、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1)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就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應把物理課堂和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校興趣.例如,在講授高中物理萬有引力定律時,教師除了課堂上對萬有引力定律進行講解外,還能夠在班級內進行一個小型比賽:將班上的同學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分別說出萬有引力在我們生活中的表現,舉例較多的小組獲勝.這樣一來,不僅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萬有引力定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運用虛擬實驗室促進學生自主探索。長期以來,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因條件限制,實驗是通過教師講解進行,這就造成了學生只看實驗,沒有動手的機會,另外,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得到的實驗數據以及結果和教材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部分數據還是相反的。學生在網絡虛擬實驗中只要輕輕點擊鼠標就能夠進行虛擬實驗操作,不會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從多方位去進行操作,得到了有效的親身體驗。信息技術和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整合,提高了學生的觀察潛力和實踐潛力,并使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觀得到培養。學生在操作虛擬實驗的時候,還能夠和其他學生溝通交流,也能夠隨時向老師請教,進行網上暢游,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習的方法。
(3)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教師頭腦中始終有個體差異意識,這樣備課時才會有所體現,上課時有所落實。其次教學時務必心中裝著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時時刻刻想到他們。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應分別對待不一樣層次的學生。如課堂提問時,對低等學生,提的問題要基礎,盡可能顯淺,并一點一滴地啟發。透過提問使低等學生也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中等學生,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略加提高,提一些經過思考和比較就能回答的問題。
(4)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也在越來越多地發揮著必須的作用,多媒體的使用就很好地印證了這點,在此刻的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正在越來越多地改變著我們的教學,因為多媒體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是有著相當大的優勢的,使用多媒體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變為更加直觀的視頻動畫的效果,這樣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更加便于理解,比如其中的磁場的表現,實際中磁場是我們無法看到的,使用多媒體能夠模擬出磁場的效果,學生對于磁場的理解也就能夠更好。所以在適宜的狀況下我們就應根據實際狀況來相應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幫忙提升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根據學科的性質,與學生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教學方法上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增加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作者簡介
何登富(1964-),男,重慶江津人,漢族,重慶市江津田家炳中學校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育、德育教育等。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津田家炳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