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
【摘 要】 機械能守恒規律的研究是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中所談到的機械能指的是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的能量分析。如何才能讓學生對“機械能”知識點的了解更加全面呢?下面筆者將對此提出一些“粗淺”的見解和主張。
【關鍵詞】 高中物理;剖析“機械能”;方法策略;教育教學;實踐應用
一、剖析高中物理“機械能”一節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教師們指導學生在剖析機械能時需要注意明確機械能守恒的相關條件,由于機械能跟功的關系十分密切,所以一定不能將他們孤立起來考慮。物理上所說的機械能是一種總和概念,要注意的問題首先是不能沒有參照系而去討論機械能的守恒。其次,學生在挑選進行實驗的物理儀器時,常常在測量時發生測量結果不夠精準的問題,這樣考慮不周的物理實驗操作如何能讓機械能完好的表現出來呢?最后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要用做功來判斷某個物體的內力和外力的受力情況,因為如果對某個物體只有重力和彈力做功,其他力做功代數為零的話,那么此時是屬于機械能守恒狀態。畢竟,雖然有時候物體的確做了功,但是有其他物體所做的功與之相反就可以保證能量的守恒,這跟胡克定律的思想是保持一致的。既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容易發生上述情況,那么就需要教師們及時幫助學生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和困惑。
二、重視學生對“機械能”知識接受能力培養的方式方法
想讓學生對高中物理中的機械能了解更為深刻,良好的學習習慣必將為其助力。學習“機械能”守恒這一章節對高中生們的日常學習習慣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例如學習筆記的記錄,解題思維的培養,以及態度能力的要求,機械能,正如其名所言,這類能是機械的,是有一定規律的,影響它運動變化規律的因素有質量和高度,當然還有空氣中的摩擦阻力,在做實驗的時候可以采用控制變量法和轉化法。當同學們習慣了機械能產生的相關條件,那么在物理考試中就能很快產生聯想記憶,從而做出快速的解題反應。例如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習慣培養,為了完成驗證實驗需要準備帶鐵夾的鐵架臺,電磁打點計時器,天平等,養成觀察勻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一個點的瞬時速度的習慣。相信習慣一旦養成,對他們學習高中物理的效率提高一定會大有幫助的。
三、教師們要善于拓展教材內容和調動學生學習“機械能”的積極性
古代的大思想家莊子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僅從這句話而言,我們便知道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這就告誡我們學習知識是永無止境的。教師們在平常的物理教案準備的過程中應多查閱其他經典名師的教學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當然在必要的時候,物理課可以在多媒體機房開設,以便學生們可以觀察到萬有引力定律,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過程,機械能中談到的能的單位是焦耳(J)。眾所周知,學習積極性是一個人進步的重要動力,假如一個人對于學習任何課程都采取漠然視之的態度,那么他將只會越學越懈怠,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機械能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通過小組分工協作來調動。首先可以分為儀器準備小組,評議小組,實驗操作小組和后援小組,將要做的物理實驗課題先研究再動手操作;其次可以進行小組實驗競賽,最接近實驗結果的小組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最后讓評議小組來考察某個團隊的合作實驗情況。相信有了積極性他們學習起來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總之,對高中物理“機械能”知識點的探索是發展著的,雖然其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成功的喜悅是難以言表的。因而我們需要不忘初心,堅持探究,決不能輕言放棄,用實際行動來讓“機械能”的運用范圍更加廣泛,使之不斷造福于人類。
【參考文獻】
[1] 劉鑫. 機械能相關知識全梳理[J]. 新高考(高一物理),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