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嬌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學習?應用策略
體驗式教學在應用的過程中是需要教師不斷的去進行完善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將體驗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進行體驗式的學習,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讓學生完善學習方法的模式,又是一種能夠讓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這種教學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數學這門學科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比較枯燥和乏味的,甚至有的學生一提到數學就會畏懼,低效率是數學課堂上經常發生的情況。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數學沒有學習的興趣,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很低,認為數學比較難學,也沒有什么用處,所以不會完全的投入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不會認真的去學習數學。很多數學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會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調動課堂的氛圍,這也是課堂產生低效率的誘發因素,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就無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些原因是導致小學數學課堂低效率的原因所在,教師面對課堂的教學情況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去改善,這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而體驗式教學不論是在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還是調動課堂氛圍上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不僅彌補了教學方式上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還完善了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1.注重學習實踐,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
體驗式教學注重的就是學生通過學習數學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數學這門課程來說,所需要的實踐操作部分并不多,但是有些知識是通過實踐操作才能加深印象與理解的捷徑,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能夠實踐操作的環節,使學生完善知識,更好的去應用知識。比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時,教師將這兩種圖形的邊長的長度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分別去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通過繪畫提高了對圖形邊長的認知,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邊長存在的差別有了更強的辨別能力,了解了正方形的邊長是一樣的、長方形的長與寬是不同的,在計算周長的時候也可以更靈活的去套用公式計算。學生通過這種實踐操作的方法加強了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計算的過程中也會有比較獨特的見解。教師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在學生有疑惑的時候要進行積極的引導,與學生交流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去體驗數學、感受數學。
2.打造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健全數學教學模式
針對數學教學內容和目標打造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是展開體驗式教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同時也能夠實現對數學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和完善。并且也可以使其真正感受到數學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努力學好數學的積極性。比如,在向學生講授“比例”相關知識時,在正式講解新知識點之前先給學生設置一個生活化的問題和情景。例如,警察在偵破案件時是怎樣通過嫌疑人遺留在現場的腳印來判斷其身高的?當問題剛一提出通學生都表現出了躍躍欲試積極討論的興奮狀態,當學生展開討論后并向大家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給予鼓勵和評價,生生之間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門,課堂氛圍一下就活躍了起來,最后教師再給出答案。警察就是運用腳印尺寸和人體身高形成一定比例來獲得嫌疑人身高的。這時學生就會對接下來“比例”相關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同時更加認識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體驗學習成果,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通過讓學生體驗多種不同形式的數學教學模式,學生通常能夠對數學學科有一個深入的自我認知,接下來的體驗式教學應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學習自信心,同時是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至關重要。當經過一段時間數學課程學習以后,大部分對自己數學學習基本情況和能力都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繼而能夠依據自身數學學習特點和能力展開數學知識的拓展訓練和以往知識的鞏固,從而實現對體驗式數學學習成果的健全和完善,使學生能夠在體驗式數學教學模式中獲得最大化的收益。
[1]楊幫武.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3,(12Z):87.
[2]王曉紅.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