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蓮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和深入,教學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對于初中化學而言,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初中化學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簡要分析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 創新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165-02
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為教育產業帶來了生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育作為新時代的一個教學模式已經逐漸引入到教育行業中。這種教學方法的主要思想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化學技能,使學生學習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化學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新教育能力中的作用。化學課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教學內容和理論的統一,進而實施教學與操作的一體化。其次,在化學過程中,學生最喜歡的部分是做化學實驗。通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操作,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實驗,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創造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肯定和支持學生的意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積極探究意識。
一、設置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引導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引發學習欲望是當前所有教師面臨的共同課題。特別是初中化學這一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理性學科,化學與語文和數學等基礎學科不同,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思維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將情境教學法引進實際教學中,對培養學生各種素質和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助,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鎂化學物質的屬性時,教師將采用燃燒鎂條的方式,讓學生觀察在化學實驗中鎂條出現的變化、顏色、氣味、聲音等現象。利用強烈的視覺感受和聽覺感覺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同時,還可以為學生解釋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體驗化學的同時,享受化學的魅力,制定長期的目標和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愿。
二、注重實驗張揚學生獨特的個性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叛逆期,喜歡張揚個性。從多方的調查數據證明,許多成功的人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他們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們具有比較獨特的個性。他們都喜歡用自己的視角,思考方式去解決問題,在獨特的個性中往往能夠激發靈感,從而更容易獲得成功。因此,化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引導和激勵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為學生創新提供條件和空間。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制法時,各小組提出了一連串疑問,為什么制二氧化碳不用濃鹽酸而用稀鹽酸?能否像制氫氣那樣用稀硫酸來代替?能否用其他物質來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怎樣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組內相互提問,互相解答:為什么不用濃鹽酸,還可以用塊狀的碳酸鎂代替石灰石等;有的合作小組已知道不能用稀硫酸,但他們想通過實驗證明;有的小組還用現實生活中的吸管、純凈水瓶等裝配成了制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有的小組不僅查到了比較全面的數據、文字,還配上圖片,他們能變廢為寶,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索,不僅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注重聯系實際培養創新意識
化學與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而人往往對自己數學的事物容易產生親近感,化學本身與生活和生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教師不應拘泥于課本,而要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生產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到農業基地和工廠進行實地參觀,仔細觀察現實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并進行詳細記錄。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學生的敢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在教授與空氣有關的內容時,教師根據學生基本了解空氣成分的基礎上,引入生產生活中的問題: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氣,但是為什么種莊稼的農民還要加入氮肥呢?這個生活中的問題提出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激發起來了。教師趁此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然后進行集體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通過探究,學生知道氮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的,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只能通過改變氮的存在形式才能被吸收和利用。通過自我探索,學生打開新知識的大門,品味創新探究帶來的快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重要促進意義。
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建設,國家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創新越來越重視。開展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化學教學的發展。因此,在當前的化學教學中引入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可塑性人才,進而促進了我國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曉娜.試論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3,19:61.
[2]李向虎.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3,8(48):11-12.
[3]趙國法.淺析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學時代,201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