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明
【摘 要】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兩句話直接道出了教育的本源。將語文教學生活化,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巧妙地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的感官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
語文是與我們生活聯系緊密的一門學科。“大語文教學觀”強調“語言源自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因此,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善于觀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語文教材中的一些人和事時代久遠,與學生存在時空距離上的差距,因此,很多學生對此認識不夠全面,不易理解,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有一些課文內容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學生又經常熟視無睹,學習意愿不高。對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擴大視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要組織學生自行查閱資料,或通過調查訪問去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學《豐碑》一課時,學生對紅軍長征這一歷史壯舉的背景并不熟悉,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先自行收集關于紅軍長征的資料。這不僅能讓學生熟悉紅軍長征這一歷史壯舉的背景知識,還有助于課堂上情感的激發。事實證明,這樣學習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學習《火燒云》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去觀察晚霞的變化,并到網上收集火燒云的圖片,觀察火燒云的形態。這樣學生就能明白火燒云的特點,了解它是姿態萬千、變化多端的。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是新課改后所提倡的一種先進教學理念。將情境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相結合是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情境,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來增加對課文的理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知語文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生活的熱愛。可見,將這兩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一定能讓學生受益匪淺。比如,在教學《王二小》一課前,筆者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并播放了王二小機智誘敵,最后被殺害的影視片段。同時,配合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創設出逼真的氣氛。此外,還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對情景再現,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王二小的機智與英勇。
三、課下延伸,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
生活化教學重點在于如何貼近生活,走進生活。語文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堂上的幾十分鐘,而應多讓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通過課外實踐,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語文,感悟身邊的人、事、物,從而讓小學生建立起對語文的感性認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組織學生去郊游、參觀博物館、革命根據地等場所。這有助于學生把所學知識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聯系起來,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四、設計開放性、多元化的作業
利用作業這一媒介進行生活化教學有很大的可行性。作業生活化是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能只布置常規作業,還應多設計一些形式多樣,具有開放性的作業,進一步拓展學生課后學習語文的空間與時間,從生活中去了解語文知識,調動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比如,可讓學生播下一顆喜歡的植物種子,每天觀察植物生長情況,并寫下生長記錄,讓學生感知自然賦予生命的意義。
總之,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的身影,正所謂“一切生活皆語文”。這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探索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新方法與新手段,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娜.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初探[J]. 讀寫算(教研版),2013,27(23).
[2] 王麗霞.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 才智,2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