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其貴 唐淳杰 黃超
【摘 要】本文以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維修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中應用現代學徒制為例,從合理地選擇合作企業、采取校企聯合招生模式、加快建設汽車“職場課堂”、科學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大課程開發的力度、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等方面分析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汽車類人才培養方式與改革內容,構建汽車類人才培養模式保障體制機制。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汽車類人才培養模式 保障體制機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C-0030-03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工藝在汽車產業快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涌現出來。鑒于此,汽修企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優秀的、素質較高的技術技能專業人才。面對汽修企業對高素質專業員工的需求,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合乎標準的高素質汽修人才的重任。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要想創新與改革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應重視推進現代化汽修工學結合模式與以往的“師帶徒”培養模式的融合,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重視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融合,采取師傅聯合教師以及線上與線下同步進步的方式,在人才培養中重視強化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
現代學徒制是基于傳統學徒制與學校教育制度兩者之間的重新組合。其中,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學校會依照企業的用人標準,加強與企業的密切交流與合作,并科學合理地開展設計課程體系的工作,針對教學評價制定合理化的標準,積極應用精細化的培養方案,深化學校與企業兩者之間的合作,推動教師與師傅兩者之間的聯合。在充分考慮時代發展特點基礎上,創設具有時代氣息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現代學徒制的主要特征分析
現代學徒制的特點包括多方面內容,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在學校與企業擁有不同的身份,其中,在學校中學生的身份屬性是班級學生,而在與合作企業所簽訂的協議中身份屬性則是學徒。學生在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后,既可以在畢業后獲得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以及高級工證書,也可以選擇經過企業考核后直接工作,從此成為一名正式的企業員工。
其次,學校與企業在育人的過程中分別屬于不同的主體,但是共同采取“工學交替”模式對學生進行培養,滿足學生對于不同資源與環境的需求。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之下,學校應在遵循企業用人標準基礎上,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制定課程標準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等。同時,學校與企業需要共同深入地開發核心課程、校本教材與教學資源等。除此之外,就課程教學以及評價方面內容而言,也需要由學校與企業兩者共同進行。
最后,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越來越多的新模式與新方法也涌現出來。鑒于此,合作體制機制方面需要學校與企業兩者共同努力對此進行不斷創新,構建起堅持“責任共擔、互利共贏”原則的全新運行管理模式,從而推進校企合作不斷地深化與拓展。
二、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汽車類人才培養模式保障體制機制措施
本文以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維修與檢測專業為例,就推進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汽車類人才培養模式保障體制機制的構建展開研究。
(一)合理地選擇合作企業。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我國著名的工業重鎮唐山地區,以我國河北省曹妃甸工業職業教育集團為主要專業依托,在人才培養方式創新、課程體系開發、實訓基地建設、師資力量培養、社會服務提供、畢業生就業等多個方面與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汽福田重卡公司等著名汽車企業構建起密切的合作關系,并且在實訓基地方面簽署相關協議。
特別是與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合作非常深入,該公司擁有的實力十分強大,在世界汽車企業排名靠前,覆蓋我國26個省市,構建的營銷網點數量高達1000多個,所擁有的分公司與子公司規模達到上千家。具體而言,共有900多家的汽車專賣店,200多家的汽車市場,其所生產的汽車與工程機械類產品種類多樣,遠銷至以美洲、歐洲、亞洲等地區為代表的世界各地,現已形成完善的汽車維護與營銷網絡,不僅具有合理的布局,而且擁有齊全的品牌,在服務質量上更是擁有一流水平。為此,將其作為重要的合作企業是必然的選擇。
(二)采取校企聯合招生模式。在經過學校與企業深入地溝通與交流之后,雙方最終形成相互合作的共識。學校與企業按照汽修崗位的相關能力、知識與素質基本要求等,共同就學徒選拔的標準進行有效制定,并采取自主方式開展汽車類專業招生工作。只有通過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組織開展的考試與面試之后,學生才可以進入試點班進行學習。雙方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需要簽署有關的培養協議,在明確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三者享有的權利與應承擔的義務的同時,確定試點班級的學徒與學生的雙重身份,且提出關于工作分配、崗位安排與考核評價等方面的科學方案,保障學徒的薪資報酬的合理性,確保學徒的責任保險與工傷保險等得以落實,從而切實地保證學徒的人身安全。
(三)加快建設汽車“職場課堂”。學校攜手龐大汽貿集團有限公司,加快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在原有的汽車綜合實訓基地的基礎上,積極參照該公司的4S店的理念與布局,為學生打造出逼真的汽修環境以及汽車“職場課堂”,保障集教、學、做三者為一體的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為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奠定堅實基礎。在逼真的汽車“職場課堂”中,學生與學徒可以在真實的工作崗位中親身體會4S店中的多種角色,如汽車維修前臺、汽車維修工、汽車維護工、汽車營銷等,可以真正達到“做中學、做中教”的效果,使學生在工作任務的完成中提升職業能力,從而推動學生職業素質與技能的提高,為學生更快地適應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四)科學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校與企業兩者按照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用工標準以及市場服務網點不同崗位群的職位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與規格,建立起以汽修為主要內容的專業課程系統。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下幾點重要原則:一是工學交替;二是能力遞進;三是階段實施。同時,學校應重視強化與企業的合作交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環境,通過進行師傅與教師的聯合講授,豐富學生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知識,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學生與員工的身份,更讓學生獲得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上的提升。學生在經過一段時期的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以及專業教育的培養后,終將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員工,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學生在第一學年的主要任務是系統化學習專業基礎課程與通識類課程,以此奠定今后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其中,專業基礎類型課程包括以下幾點重要內容:一是機械制圖;二是CAD繪圖技術;三是汽車機械基礎;四是汽車電工;五是電子技術基礎;六是鉗工實習等。通識類課程內容主要是英語、數學、體育等基礎學科以及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的理論知識等。
學生在第一、二學期將會被安排至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為期兩周的崗位見習,分別被安排至4S店、銷售點以及服務網點等各個崗位,為學生提供逼真的工作環境,讓學生更早地接觸與認識專業與企業等,使其對于企業文化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從而引發學生的職業感悟,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
學生在第二學年以及第五學期將會在學校與企業間開展工學交替式的學習,由學校與企業共同負責六門重要的專業學科,如汽車綜合故障診斷、汽車拆裝與調整等,以上課程的具體實施主要由專職與兼職教師共同負責。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期間以由校企共同建立的汽車職場課堂作為重要依托,并緊密結合學校教學過程與汽車維修過程,在進行教學內容組織中將汽車真實的維修過程作為邏輯。其中,學習方式方面主要采取“做中學”的方式,教學評價方面采取融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的新型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學生深入企業學習的這一段時期,師傅會按照不同的崗位要求合理分配工作任務,并以企業對于員工的管理標準加強對員工的管理,以企業精神與文化感染與影響學生,使其在師傅的帶領下順利地完成不同崗位的工作。其中,主要涵蓋以下幾種崗位: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前臺維修、配件管理、汽車營銷等。此外,作為校內教師可以校內教育資源平臺為重要依托,定期在課程網站與班級網站上發布關于學習心得與維修經驗分享、作業與任務提交與完成狀況以及課程測驗等方面內容,且由校內教師與企業師傅兩者共同負責完成課程考核以及評價等方面內容。
學生在第六學期會開展一段時期的頂崗實習,而對于試點班的學生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會組織旗各個4S店與服務網點展開招聘與選拔,在堅持自愿的原則基礎上學生與龐大子公司進行頂崗學習協議的簽署,并且為不同的學生具體安排實習崗位,并提供學生一定的頂崗實習的薪資報酬,確定各自的義務與責任。學生在進行頂崗實習的這一段時期內,應注重提高自身的解決問題能力與提高自身職業道德與精神,從而滿足實際崗位的不同需求。在學生考核確定合格之后,校企雙方將會向學生頒發學校畢業生,而學生最終成為企業一名正式員工。
(五)加大課程開發的力度。為了保障課程的順利開發,應專門組織成立課程開發小組,其中,該小組的人員構成主要包括專業教師、實踐專家、企業員工等。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點內容:一是學校與企業應加強合作,根據龐大汽貿集團有限公司的不同崗位職責要求與工作流程進行校本教材的開發;二是以汽修企業工作實際任務與維修流程為出發點明確課程內容;三是積極構建針對汽修工作流程與崗位群的課程體系;四是制定針對企業與教學雙重要求的課程標準,選擇利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與素質的課程教學內容;五是采用針對行動導向與工學交替的課程實施方案,推行涉及多方面共同參與的課程評價機制,加快現代化教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六)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诂F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師資水平與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鑒于此,學校與企業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資源,加強對教師的全方位培訓,使其無論是在教學水平還是在實踐能力上都有所提升。除了要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外,應嚴格開展雙導師的選拔、招聘以及考核等方面工作,建立健全教師深入企業學習與掛職的相關制度,并以學校為重要平臺加強對企業師傅的基本功培訓,建設一支專業技能過硬、素質較高的“雙師型”教師團隊,保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在改革與創新汽車維修與檢測技術專業的現代(下轉第35頁)(上接第31頁)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要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能力,學校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然而,當前在具體實施中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如一部分子公司缺乏足夠積極性;對于學生師傅缺乏有效的指導;“用徒代工”現象頻繁出現。對此,政府應加大扶持的力度,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完善信息化教學管理制度與政策等方面的內容,并發揮企業在聯合招生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勤豐.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高職汽車服務類人才培養實踐[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
[2]鄭治.高職院?,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以長春汽車工業高等??茖W校為例[J].中國培訓,2016(22)
[3]吳小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試點與實踐——以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為例[J].市場周刊,2015(11)
[4]彭菊生.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汽車服務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科學與財富,2015(28)
[5]王玉群,翁紹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1(7)
[6]廖君.按職業生涯規劃構建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機械職業教育,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