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超
【摘要】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提倡的是素質教育,要求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當前英語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分析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分析了小學英語課堂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 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09-01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也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方法、內容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方面進行培養,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1.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中依然采取傳統教學方法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還是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知識,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做大量的練習,在課后通過作業及輔導讓學生不斷記憶和鞏固學到的知識點。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效果,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1.2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很多教師在教育中以教師為主體,由教師在課堂中對知識進行講授,留給學生的時間比較少。并且教師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很少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習非常被動,再加上小學生特殊的階段,缺乏較強的學習能力,從而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2.小學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受應試教育影響較深,我國教育更加注重教授學生知識,這體現在教學目的以及方法都是圍繞提升學生成績進行的,這就使得教學中不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限制了學生更好的發展。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就需要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當前很多英語教師教學中的重點還是停留在讓學生掌握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然而在教學中卻沒有將核心素養滲透其中,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成績,然而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不利影響,會影響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不能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道德感,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這樣的學生對社會競爭適應能力也不高。
3.小學英語課堂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方法
3.1加強對學生品德的培養
閱讀及寫作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需要學生掌握較多的詞匯,這也是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寬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核心素養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需要將教學和學生的品德培養進行聯系,將學生的品德培養滲透到教學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3.2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
合理的教學方案也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如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了解國外基本禮節,通過開展活動表演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以及超市老板的角色,讓學生在表演中用到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還需要注意應用理解。教師這樣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讓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學生就可以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長期下去,學生就會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形成良好的素養,變得對人更加有禮貌。
3.3設置懸念,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的設置懸念,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1]。如在My holiday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個小游戲,猜一猜教師帶來的神秘盒子中有什么禮物,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其次教師還可以先帶領學生看課文中的插圖進行預測,根據話題給學生看故事插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其思維能力發展,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
3.4讓學生勇敢說英語,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感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表演,為學生提供機會和舞臺,讓學生能夠勇敢的展示自己的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更加了解英語,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展示自己的英語能力[2]。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之間進行英語對話交流來加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每個學生在英語認知上都有不同,這也讓學生在對話中能夠將自己的疑惑表達出來,進而加深其對英語的認知。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下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針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希潔.在故事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7(1)
[2]周瓦.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語言運用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