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萍
【摘要】在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國家越來越需要創新型的人才。因此中小學的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數學的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們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中小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教學的關鍵。數學教學課堂是培養學生們創新能力的重要場地,老師要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并且主動地去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 數學 創新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02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老師要越來越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是一個國家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學生良好發展的條件。在中小學的數學教育中,老師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自我的提升。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善于發現身邊的事物,對新奇的事情能夠懷有強烈的好奇心,擁有求知的欲望。老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挖掘中小學生內在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下面,筆者簡單談談中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策略。
一、中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忽略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中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數學知識的傳授中,并且運用大量的時間進行題目的練習。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課堂教學,幾乎就是在進行純數學知識的交流。在老師的教學意識中,學生們的重要任務是掌握數學知識,而老師的任務就是傳授數學知識。因此老師沒有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并沒有進行創新型教學活動的設置,忽略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教學活動單一枯燥
在中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習慣性的采取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老師幾乎整堂課都在進行題目或者知識的講解,老師沒有注重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參與。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老師沒有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對數學課堂的學習缺乏興趣,從而影響中小學生的學習,也影響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3.缺少探究性的教學活動
數學是一門充滿趣味性與探索性的學科,然而在當前中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缺少創新型教學活動的設置。在課堂上老師只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只是的傳授,老師沒有挖掘學生們內在潛力的意識,相應的也沒有進行探索性教學活動的設置,導致學生們創新能力難以提升。
二、中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人如果對一件事充滿興趣,那么他就會對這件事盡心盡力,就會積極主動的完成這件事。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興趣,那么他們就有前進的動力,就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們創新能力的提升。數學是一門具有一定邏輯性并且具有一定難度的一門學科,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不斷的進行思考個探索,才能夠有效的進行數學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們前進的動力,也是學生們積極探索、積極創新的動力。因為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興趣,因此學生們能夠越發積極的進行數學的學習,并且能夠自主的去進行一些創新的活動,從活動中挖掘自己的潛力,從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在中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選取一些生動形象的事例,也可以增添一些生活元素,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們創新能力的提升。
2.引導學生探索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們的引導者。老師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基礎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傳授學生們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學習、自主探索。創新意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是通過“學會”而形成的,而是以“會學”為基礎而養成的一種能力。老師在教學中更多地要去培養學生會學,教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得學生通過“會學”,逐漸養成主動探索、創新學習方法的習慣。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并且設置具有引導性的教學環節。例如,在習題的講解中,不要直接給學生講答案,而是給予引導性的提示,引領學生不斷的思考,讓學生逐漸掌握基本的解題步驟和方法。當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正確解答題目的時候,老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同學們還能針對這道題目提出其他的問題并且解答一下嗎”。通過這樣的引導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更加明確。
3.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評價是促進學生們不斷成長、鼓勵學生不斷進步的一個重要手段。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欲望,提高學生們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能夠在數學的學習中擁有一定的競爭意識,能夠不斷的向前。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對學生們的評價往往是以成績為主要評判依據的,沒有注意到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們的發展,也不急于學生們的學習。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運用多元化的方式,從多各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中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少一些批評,給予學生們學習的動力。老師在評價一個學生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到學生們的成績,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們平時課堂上的表現,考慮到學生課下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對數學的學習態度,這樣多元化的評價更加的公平公正。這樣的評價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欲望,使得學生們自主的探索,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及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為了適應社會和國家的需求,老師在中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老師也要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有效地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進行數學的學習,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謝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教研版),2013,(01).
[2]張錢文.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03).
[3]王會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祖國(建設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