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紅
【摘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深入了解我校評價現狀的基礎上,開展了《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評價模式研究》。我們從課程整合的角度出發,側重于過程性測試,利用“互聯網+教育”,實施分項等第制評價,開展數學閱讀活動,最后利用米學網,記錄學生的發展足跡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 評價 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評價模式研究》(JCJYC17040709)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53-02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布魯納說:“教師必須采取提供學習者最后自行把矯正機能接過去的那種模式,否則,教學的結果勢將造成學生跟著教師轉的掌握模式。”教學評價是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能激勵教師自我反思,轉變教學行為,成為教師成長的“加油泵”。因此,在深入了解我校評價現狀的基礎上,進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評價模式研究勢在必行。
一、從課程整合的角度出發,多學科結合實現單一標準向綜合標準的轉變
長期以來,單一標準的評價模式深入人心,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我校在長期的教學評價實踐中,逐漸探索出了數學+體育、數學+美術、數學+游戲的綜合評價方式。比如:一年級學生在學習連加的時候,通過老師的現場作畫、學生畫示意圖等形式,讓學生明確把幾部分合起來就是連加。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圖示表達數學問題的欲望,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體會解決問題途徑的多樣性。在測試2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時,引入游戲:腳上的石頭、剪刀、布,我們設計了兩關游戲。第一關較為簡單,當不同的組合獲勝時,可以向前邁出相應的步數,視情況跑2步、6步、8步、10步。第二關時,勝的一方不僅可以向前走相應的步數,而且還可以向另一方提出一個與這個游戲相關的數學問題,如:我比你多跑了幾步?你兩次一共跑了多少步?……由另一方來解答,如果解答正確,則可以向前走勝者一半的步數。通過游戲的實施,讓學生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
二、側重于過程性測試,淡化終結性測試痕跡,把學業評價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
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編題大賽、數學日記、數學手抄報的書寫與制作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回頭看,把知識串成串,最后連串成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當在應用這些知識時,學生就能及時、有效地篩選出符合要求的可用的知識,確保提高學生做到把教材由厚及薄,由薄而厚的有效學習的能力。除此以外,引入課堂觀察機制,學生每一次課堂作業都有老師對其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
三、利用“互聯網+教育”,讓大數據服務數學評價
從2015年至今,我們在全校范圍內推廣“作業盒子app”,引入移動學習終端。它集知識性、趣味性、挑戰性、便捷性于一身,同時又可以把教師從繁重的作業批改中解放出來。學生提交作業,系統即刻批改完畢,準確率、耗時情況等一目了然,而且學生可以在系統中及時訂正錯題,及時而又有針對性的糾錯練習,幫助學生強化練習薄弱環節,彌補知識技能上的欠缺。最為有利的是學生可以跳出學校這個小圈子,看到自己在河南省乃至全國的排名情況,對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確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為可貴的是,它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實現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實時互動、及時反饋。
四、讓數學閱讀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體味不一樣的數學
結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我們向學生推薦了集趣味性、益智性于一體的數學繪本,一年級小朋友閱讀《我要上學啦:數學真好玩(5~7歲)》、《鼓鼓和蛋蛋的夢想(數的合成與分解)》、《數與計算:奶奶的紅裙子(部分和整體)》、《都到我這里來(10以下加減法)》等繪本。二年級閱讀《我家的漂亮尺子(長度單位和測量)》、《全世界孩子都愛玩的700個數學游戲》、《美術館里遇到的數學》等。讓學生每天堅持樸素地讀、真實地悟,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會,促進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數學知識、思想方法,領略不一樣的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由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我們對小學低年級數學評價模式的研究非常粗淺,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我們還需要扎扎實實地開展資料收集、案例分析等研究活動,逐步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真正讓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參與進來,探索一個適合于我校學生發展的低年級數學真實評價模式。
參考文獻:
[1]【美】Ellen Weber.陶志瓊,譯.怎樣評價學生才有效——促進學習的多元化評價策略.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